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阳新闻
文旅融合绘新景 山水人文共辉映
——市委八届十次全会侧记
发稿时间:2025-07-17 08:43   来源: 绵阳日报

  7月16日,备受关注的市委八届十次全会举行。在一天的时间里,“诗”与“远方”的对话,如同一条贯穿始终的脉络,在与会者的心中激荡回响。

  会上,共识在凝聚,路径在明晰。围绕“李白故里”“两弹一星”“熊猫家园”三大IP建设绵阳文旅新地标;到2027年规模以上文化和旅游企业突破200家,旅游总花费达到1400亿元……随着《中共绵阳市委关于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的通过,清晰勾画出绵阳“诗和远方”的立体画卷。

  □记者 郭若雪

  相融共促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如何让我市文旅产业真正强起来?全会提出,扎实推进资源聚合、品牌打造、宣推引流、环境提升、主体培育“五大工程”,努力走出一条具有绵阳特色的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新路子。

  眺望“远方”,目标清晰且坚定——全会《决定》提出,到2027年规模以上文化和旅游企业突破200家,旅游总花费达到1400亿元,文旅产业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

  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绵阳有底气。绵阳既有王朗、虎牙、翠云廊、仙海湖等人间胜景奇美秀丽,也有嫘祖、大禹、文昌、李白等历史文化交相辉映,还有羌历新年、白马风情、雎水踩桥等民俗文化源远流长。

  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广旅局局长窦建磊看来,“市委八届十次全会立足绵阳优势,擘画了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蓝图,为建设文化强市、旅游强市指明了方向。我们将锚定建设‘大九寨’东线旅游集散地与川西北旅游门户枢纽,扎实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五大工程’。”

  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绵阳抓机遇。当前,九绵高速、川青铁路即将开通运营,西成客专加密开行,南郊机场通达能力持续提升,对绵阳而言,这是不容错过的机遇。

  在平武县委副书记、县长赵琳看来,平武将大力实施“文旅兴县”战略,围绕打造全省文旅新的增长极、九环线上靓丽明珠,全力建设全国生态旅游目的地、西部康养旅游优选地、历史人文体验示范地。

  安州区委副书记、区长童华建同样感触颇深,“要聚焦温泉康养、乡村旅游、特色民宿‘三张名片’,积极融入‘大九寨旅游环线’,不断提升‘古海遗珠·安逸安州’品牌影响力。”

  协同破局打造游客心之所向的“诗与远方”

  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与会人员注意到,全会文件还配套印发了三年行动方案,以及重点任务、重点项目、重点活动“三张清单”,全力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将文旅产业置于绵阳高质量发展全局观察,不少与会者都有相同的感受:我市文旅消费市场持续升温、呈现强劲增长势头。市商务局局长陈崇诺的感受更是直观,“接下来,我们还要坚持做好新场景。比如,今年三家永辉超市的调改,我们发现做优服务是做好场景的最佳模式,因此,将着力做好绵阳的美食地图,做优民宿和酒店,让消费者来到这里吃得好住得好。”

  沉浸式、体验式旅游逐渐兴起,“跟着演艺去旅行”成为新玩法。江油市委书记董正红表示,江油将推动“跟着节会、赛事、影视去旅行”,办好李白故里文化旅游节、“李白喊你来飙诗”全民诗词盛典、太白杯马拉松等品牌活动引客入江,让诗和远方兼具文化味与烟火气。

  仙海区党工委书记陈政则把重点放在了做好水上文章,“仙海区将以‘水陆空’三维极境建设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比如,全新呈现《宝莲灯·仙海奇缘》水上实景演出,打造沉浸式夜游新场景。”

  全会把脉未来,让远方“诗篇”成行。参会人员纷纷表示,会议审议通过的《决定》明确了我市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特别是谋划实施“五大工程”,抓在了关键处、找准了突破口,必将有力牵引文化强市旅游强市建设迈上新台阶,重塑绵阳在全省文旅发展格局中的地位。

  会议结束时,全场爆发出的掌声,不仅是与会者共赴“远方”的坚定宣言,更是吹响了全市上下坚定不移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设文化强市旅游强市的号角。

  绵阳推进

  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主要目标

  到2027年

  ●全市文化和旅游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形成一批具有绵阳特色和优势的文旅融合业态

  ●文旅品牌更加响亮,文旅产品供给更加丰富,文旅消费动能更加充沛,规模以上文化和旅游企业突破200家,旅游总花费达到1400亿元

  ●文旅产业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基本建成区域旅游中心城市和全省重要旅游集散地

  到2030年

  ●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

  ●文化影响力、旅游吸引力、文旅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

  ●文化强市旅游强市建设迈上新台阶

编辑:李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