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春梅
作为中国科技城,绵阳正以“李白文化”“两弹一星”“熊猫家园”三大IP为引领,通过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推动全域旅游升级。
7月16日,在市委八届十次全会上,市文广旅局、商务局、农业农村局等文旅矩阵部门相关负责人纷纷表示,将挖掘文化内涵、创新业态、加深农旅融合、串联空间节点等优势资源,构建“文化为魂、产业为体、全域为局”的发展新格局。通过品牌化打造、产业化提质、数字化赋能等举措,实现从“单点资源”到“全域链条”的跃升,推动绵阳由“旅游过境地”向“文旅目的地”转型。
“绵阳文旅将深入贯彻市委八届十次全会精神,大力实施文旅资源聚合工程。”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广旅局局长窦建磊表示,深挖“李白故里”“两弹一星”“熊猫家园”三大IP,将历史文化、红色精神与生态资源转化为文旅竞争力。
重点推进四大举措:一是优化空间布局,打造“寻踪李白故里·探秘原始风光·体验白马风情”“度假仙海湖·祈福七曲山·励志两弹城”和“访熊猫家园·游大美羌城·享古海温泉”三条精品旅游线路;二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三是整合提升10个重点景区;四是培育15个夜间消费场景,形成“全季+全域”旅游格局。
那么,依托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如何开发农耕体验、非遗手作等互动项目,推动“观赏式旅游”向“沉浸式体验”转型?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文创合伙人”制度,联合本地文化能人孵化民俗项目;同时通过举办农民文艺作品展、农耕农趣文化体育等活动,抓好农耕文化开发利用。例如,江油市青莲镇“乡音会”赋能乡村文旅,北川羌族文化生态区推出羌绣、羌歌体验,让游客“带走故事”而非“仅留脚印”。
打破部门壁垒,如何推动文旅、商务、农业资源联动?
“坚决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紧扣‘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主线,扛实扛牢商务责任,服务文化强市旅游强市建设。”市商务局局长陈崇诺明确表示,重点抓实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做新场景,创新文旅融合的新模式,提升游客体验;二是做优活动,举办高质量的文化旅游活动,增强城市吸引力;三是做强主体,扶持和培育文旅企业,夯实文旅产业基础。
同时,休闲农业成为融合抓手。依托3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和9个省级农业主题公园,绵阳推出“春赏花、夏避暑、秋研学、冬农趣”四季活动。北川羌茶生态游入选全国精品线路,江油稻香渔村探索“农业+研学”模式,实现“田园变景区、农房变民宿、产品变商品”的增值效应。
九绵高速的全线贯通,成为绵阳文旅串珠成链的关键纽带。该线路串联起江油李白纪念馆、平武报恩寺、白马王朗等节点,完善“快旅慢游”交通网络。市文广旅局将以资源聚合为抓手,推动安州罗浮山温泉、梓潼七曲山、盐亭嫘祖文化等子品牌协同发展,形成“协同辉映”的集群效应。
此外,绵阳强化区域合作,与阿坝州共建“大九寨”旅游环线,推出跨市联票、一程多站等产品,提升游客停留时间和消费水平。
编辑: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