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州大小事
当传统中医遇上人工智能——不到1分钟,AI数智中医系统生成健康报告
发稿时间:2025-04-28 09:21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近日,北川羌族自治县永昌社区一场别开生面的义诊活动中,由华为与大经中医联合研发的AI中医“四诊仪”正式亮相,通过“AI+中医”的创新融合,为市民带来“智能望闻问切”的全新体验,排队体验的市民络绎不绝。

市民体验AI中医系统诊疗服务

  绵阳新闻网讯 当传统中医遇上人工智能,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近日,北川羌族自治县永昌社区一场别开生面的义诊活动中,由华为与大经中医联合研发的AI中医“四诊仪”正式亮相,通过“AI+中医”的创新融合,为市民带来“智能望闻问切”的全新体验,排队体验的市民络绎不绝。

  活动现场,市民陈辉坐在AI“四诊仪”前,按照屏幕提示输入基本信息后,仪器首先通过高清摄像头自动捕捉面部及舌苔图像,随后智能脉诊仪的仿生机械臂精准搭住寸口脉,通过压力传感器模拟中医师“浮、中、沉”三候诊脉手法,动态采集脉象数据。整个过程不到1分钟,一份包含体质辨识、健康风险预警、饮食运动建议的详细报告便同步生成,手机端也可实时查看。

  “报告里连抑郁风险和体重管理建议都有,和之前三甲医院专家的诊断几乎一致!”陈辉展示着手机上的健康报告,对AI诊断的准确性表示惊叹。同样体验的黄大妈更是直言:“这把脉比我想象中准多了,症状说得和老中医一样透,科技真是厉害!”

  这套AI数智中医系统的核心,是搭载了“岐黄问道”AI大模型的云端“中医智脑”。系统整合全国数百位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构建了覆盖5000余种中医证型的诊疗知识库,可根据“面舌诊图像+脉象数据+问诊信息”三维数据,自动匹配最佳诊疗方案。针对复杂病例,患者还能通过设备直接连线三甲医院专家进行远程视频会诊,实现“基层检查、云端诊断、专家指导”的全流程闭环。

  “传统中医的‘望闻问切’被转化为数字化信号,不仅提升诊断效率,还能辅助基层中医师减少误诊。”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智能脉诊仪通过高精度传感器将脉象转化为20余项参数,结合舌面诊的颜色、纹理分析,让中医诊断从经验性判断转向数据化支撑。

  目前,该AI中医系统已在绵阳多地实现落地应用。市残联创新创业中心、涪城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安州区枣园社区等民生服务机构,以及北川羌中医医院、县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通过引入设备或开展技术合作,将“AI四诊”融入基层义诊、健康管理等服务场景,推动优质中医资源向社区、农村延伸。

  随着该系统在基层医疗机构的普及,未来将进一步打通“AI初诊—中医师复核—远程会诊”的智慧医疗闭环,让千年中医智慧借助科技力量惠及更多人群。从“老中医搭脉”到“AI智能问诊”,北川的实践标志着中医诊疗正从经验传承迈向数智化转型。当AI技术与传统医学深度融合,一场“指尖上的中医革命”正在悄然改变基层医疗服务图景。

  (记者 彭雪 文/图)

  编辑:谭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