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涪城融媒 记者 尹秦 王泽宇
“该产品采用了无铬环保材料,这正是决定显示效果与环保性能的关键所在。”11月19日,在“创新金三角 智汇科技城”新型显示产业链创新成果对接会暨“百名博士涪城行”活动上,四川龙华光电薄膜股份有限公司背光材料部经理赖新益发布了“有机量子光转扩散及扩散板产品”,并介绍其突出优势。
这款产品特别之处在于,在新型显示行业迈向绿色制造的今天,成功去除了传统材料中铬元素后,不仅更加环保,还能实现更高色域、更高灰度光学表现,为产业链下游的电视、笔记本电脑等LCD显示器制造商提供了更符合环保要求的材料选择。
对接会上,四川示润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李明飞发布了“大尺寸玻璃基板切割与全贴技术”。“我们完全自主研发,从材料选型到方案设计,解决了行业常见的漏光、Mura(显示斑驳)等问题。”李明飞说,这项技术突破让公司下一步重点开拓车载触控产品更有底气。
这些看似微小的技术突破,在台下众多业内人士眼中,却是一个重要信号。作为四川省新型显示产业主要承载地,也是我市“587+”产业体系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它意味着,在新型显示这个高技术壁垒产业赛道上,绵阳本土企业正在核心工艺环节实现自主可控。
随后的签约环节,蜂鸟智造(成都)科技有限公司、中科(绵阳)创新园与中科院尹韶云博导团队三方共建新型显示产品概念验证中心,四川龙华光电薄膜股份有限公司与西南科技大学李晓红教授团队签约以及绵阳中久国峰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符文鑫博士团队的签约,进一步丰富了产学研合作的层级与内涵。
其中,由企业、平台、科研团队三方共建的“新型显示产品概念验证中心”正式签约落地绵阳,瞄准了科技成果转化中最关键的“断点”——让实验室里的创新想法,更快地变成生产线上的产品。
“我们是创新想法的‘现实检验器’,也是产品产业化的‘加速器’。”中科钛领科技有限公司、中科(绵阳)创新园董事长杨希在签约仪式后告诉记者,概念验证中心是集技术、资源、人才、服务于一体的产业化公共服务平台,其核心使命是填补实验室成果与市场化产品之间的鸿沟,为整个绵阳市新型显示产业领域的创新技术材料和工艺提供了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一站式试验场。
新型显示产品概念验证中心的建立,是我市构建完善创新生态的一个缩影。这场对接会上,赛迪研究院首席专家耿怡以“中国新型显示产业现状及趋势分析”为主题发表演讲,深入剖析了产业现状与发展路径,为参会企业提供了宏观视野;还有高校以及科研院所带来的新型显示创新成果发布,展现我国在该领域雄厚技术储备和创新能力。
技术突破与平台搭建之外,人才柔性引进是活动的另一重头戏。当天下午,“百名博士涪城行”活动启动,来自中科院、浙江大学、电子科大等全国知名高校院所的数十名新型显示领域专家教授,深入涪城区新型显示产业链重点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和技术交流。
据了解,“百名博士涪城行”是涪城区推动校企合作、促进人才柔性引进和关键技术攻关的又一具体抓手,活动采取分类分批形式开展,划分设置新型显示、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六大主题产业专场,突出精准对接、精准匹配。
“我们不只是请专家教授来看一看,还要建立一种长效机制,让专家教授的智慧资源与企业的真实需求‘对上频道’。”涪城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活动前已广泛征集了企业在技术研发、工艺改良中遇到的具体难题,带着问题去对接,效率更高,目标也更明确。
从政府引导到专家把脉,从企业创新到院校研发,再到人才对接——这场创新“接力赛”,每个环节紧密衔接,进一步促进创新资源与产业需求有效对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共同助力我市新型显示产业实现更高质量创新发展。
编辑: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