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四川日报》头版关注绵阳:院地携手“赛马” 赛出创新产业
发稿时间:2025-11-20 09:39   来源: 四川日报

  今天(11月20日),《四川日报》头版以《院地携手“赛马” 赛出创新产业》为题,聚焦绵阳院地协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赛马”机制。该机制通过“选赛道”“拼圈速”,大量优质项目被筛选和培育出来。全文报道如下:

  

  院地携手“赛马” 赛出创新产业

  11月18日下午,绵阳科技城光子技术研究院(下称光研院)一间实验室里,光学研究员马旺与同事正对一组光谱数据展开分析。“这些数据将为研发近红外傅里叶变换光谱仪提供支撑,目前已完成核心器件光学探头与光纤分路器的研制,正在做工程样机的开发工作。”

  不大的实验室、几名固定研发人员,再加上10多名兼职研发顾问,他们却立志要打破国外企业对近红外傅里叶变换光谱仪产品的垄断。

  类似这样的高层次科创团队,如今在绵阳越来越多,他们活跃在一线,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落地生金”。他们为何“扎堆”在绵阳出现?秘诀就是院地协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赛马”机制:通过“选赛道”“拼圈速”,大量优质项目被筛选和培育出来。

  “选赛道”以应用为导向

  近红外傅里叶变换光谱仪是一款检测仪器,只需“照一下”,就能检测水分、淀粉、脂类等含量,因此在酿酒、饲料等领域有旺盛需求。“目前仅中国市场就有约40亿元的规模,还在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马旺介绍。

  要在这条“赛道”上打破国外垄断,就必须依托绵阳相关院所的技术支持——实验室设备可达到更高的技术参数,检测出来的数据也就更加精准。

  2024年7月,项目团队正式组建,计划用两年时间完成整机工程样机研制。实验室不算大,3张桌子分别是光学试验台、电控工作台和机械零部件加工台,这也是三大主要技术板块,组合起来就是一条小型的试验生产线。“要解决应用中的实际问题,需要适配高温高压等环境,就需要我们从设计、工艺以及操作便利性等角度进行攻关。”马旺说。

  在相关院所技术支持下,项目团队用了4个月就实现了光谱仪核心器件的研制,还收获了首个订单。目前,马旺团队研发的光学探头已在热电厂等实际场景中得到应用。

  以应用场景为驱动,对应院所技术储备,进而促成技术成果与产业发展的“双向奔赴”,这正是光研院成立的初衷。“‘赛马’的关键是选准赛道,然后就可以实现‘从实验室到试验生产线’,再往后就可以注册公司建设生产线——一个创新产业就这样‘跑’出来。”光研院相关负责人说。

  “拼圈速”以赛事促成长

  选准“赛道”后要脱颖而出,还需要看产品化的速度——能否收获订单,走上产业化道路。如何“拼圈速”?绵阳组织起“青科杯”激光领域创新创业专项赛。

  在马旺团队的实验室里,记者注意到一张领奖照片。“这是今年9月,获得‘青科杯’三等奖的领奖时刻。”马旺介绍,他们通过赛事受到两家投资机构的关注,“目前已谈好,等工业样机正式研制成功后就进行下一步接触。”

  多支团队已借助赛事跑入产业化“快车道”,当下正向光研院申请生产空间的上海语荻光电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其专注于超精密光学元件的研发制造,在去年的“青科杯”中收获新的投资和订单,由此将新的生产基地落户绵阳。

  “过去一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近140%,累计获得订单超7000万元,在手订单已突破1亿元,科研人员从最初的50人增长至150人以上,团队规模实现跨越式扩张。”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好的赛事,让技术找到适配的落地土壤,让资本看见创新的产业潜力。

  今年“青科杯”赛事期间,绵阳发布“光子科创城”发展规划与激励政策,提出“力争到2030年全市激光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的目标;同时明确,将为符合标准的创新团队提供最高2000万元的奖励。

  西南科技大学数理学院教授蒋勇:从光子技术研究院到光子科创城,绵阳的实践生动诠释了“科技创新—产业转化—规模跃升”的闭环逻辑,为破解激光领域“技术沉淀多、产业转化慢”难题提供了可复制路径。

  核心突破在于机制设计创新,参考“赛马”机制,以应用场景为“赛道”,精准链接在绵科研院所的尖端技术储备与市场的迫切需求。这种机制不仅高效筛选出高潜力项目,更通过“青科杯”等赛事平台,直接对接资本与市场,为创新团队提供直接的激励,形成了“研发—展示—融资—产业化”的闭环链条。

  创新还体现在载体功能重构上。不再是传统实验室,而是集“实验室—试验生产线—初创公司”于一体的产业孵化器,通过提供共享研发空间与中试服务,支持团队快速完成相关研制工作并取得订单,实现了“科研—工程—制造”的无缝衔接。

  这是以赛事促成长、以平台促转化的新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院所技术为基石,构建起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的生态体系。未来,这一模式可为区域发展光子、激光等前沿产业集群提供重要借鉴,加速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壮大。

  编辑:谭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