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第三次“中国好人榜”发布,涵盖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五大类别。江油市青莲镇诗仙村农妇唐术华,28年如一日悉心照顾瘫痪妹妹,获评“孝老爱亲”类“中国好人”。
一碗“菜菜饭”饱含的倾情守护
近日,记者走进唐术华家,唐术华正在给卧床的妹妹唐术清喂饭, 碗里是肉沫、胡萝卜丁和大米煮成的“菜菜饭”,“妹妹牙齿不好、肠胃弱,大鱼大肉消化不了,这样煮既能补充营养,也合她胃口。”
今年59岁的唐术华,人生本就多坎坷:1988年,丈夫因车祸离世,她独自带着儿子四处打工谋生,勉强撑起小家。 1997年冬天回娘家,让她的人生又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妹妹唐术清患有先天性肢体残疾 ,不仅无法行走,连吃饭、说话都十分吃力,一直靠父母照料。现在父母年迈,照顾妹妹的担子就落到了唐术华身上。
唐术华带着儿子搬回娘家,照顾妹妹的起居: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熬蔬菜瘦肉粥,为防褥疮,她坚持每两小时给妹妹翻身、擦洗;为帮妹妹疏通经络,她还自学了中医推拿手法,每天坚持为妹妹按摩……
两次“舍弃”背后的深情担当
2009年、2014年,唐术华的父母相继离世。两位老人临终前,紧紧拉着她的手不愿松开,唐术华含泪再立誓言:“爸妈放心,只要我在,妹妹就有家!”
为了这句誓言,唐术华两次放弃了自己的幸福。她曾有过两段再婚经历,但对方都因她坚持照顾残疾妹妹而打了“退堂鼓”。“我不能丢下妹妹,她离不开我。”此后,唐术华彻底打消再婚的念头,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妹妹身上。
妹妹的日常开支是一笔不小的负担——每月要消耗大量尿不湿,还需定期购买消炎针剂、营养液。为凑齐这些钱,唐术华农闲时就去附近工地打零工,自己穿的衣服补丁重补丁,妹妹的碎花被单却永远洗净晒透;家里餐桌上常年不见荤腥,但妹妹的饭里却总飘着肉香。
满腔“善意”触动的真情回响
唐术华的坚守,像一粒慈善的“种子”在家里生根发芽。儿子从小跟着母亲给姨妈喂饭、擦身,稚嫩的肩膀早早扛起责任;成年后,即便工资微薄,他每月也会省下钱给姨妈买生活用品,唐术华的哥哥、弟弟也主动分担妹妹的医药费,让她感受到家人的关怀。
后来,妹妹唐术清被鉴定为肢体残疾二级,享受到了低保、重度残疾人补贴、困难残疾人补贴等政策。每到农忙时节,诗仙村“两委”都会发动党员干部组成帮扶队,帮唐术华家抢种抢收。
28年的日夜守护,唐术华用最朴素的行动,诠释了“手足情深”的亲情,让“一诺千金”的美德在乡间熠熠生辉。(记者 陈元松)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