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城新区政务服务中心企业综合服务中心集10大增值服务板块于一体
绵阳新闻网讯 近日,科技城新区政务服务中心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下称“企服中心”)成功协助一家沿海企业仅用6个工作日便落地科技城新区。
从前期选址评估、政策解读,到中期联动多部门精准匹配资源,再到后期工商注册指导、协调环评用电,这种“一企一人、全程跟踪”的项目制服务,正成为企服中心的标配。
这并非孤例。自今年2月运行以来,这个集科创、知识产权、政策等10大增值服务板块于一体的新阵地,已累计服务企业417次,解决企业诉求125项,其背后折射的,正是科技城新区以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为笔,精心绘制的一幅从“便捷服务”到“增值服务”的营商环境新图景。
改革的核心,在于打破传统政务服务“天花板”。企服中心不再满足于基础审批事项的“一门办理”,而是主动将服务链条向企业全生命周期延伸。
四川科大律师事务所的税务关系转移难题,是中心破解“一类事”的生动实践。面对跨区域、跨部门的流程梗阻,中心服务专员没有止步于“告知流程”,而是主动研究流程盲区,梳理关键节点,并联动区级其他部门协同发力,最终打通堵点,让企业顺利完成转移。“以前办事可能要跑多个部门,现在有了中心,他们主动帮我们协调,感觉有了‘娘家’。”企业负责人感慨道。
如果说个案解决展现了服务的“温度”,那么综合服务中心构建的“基础层+应用层”服务新生态,则彰显了改革的“深度”与“精度”。
在基础层,技术赋能是基石。科技城新区在已有的707项区本级政务服务事项上,新推出61项产业链特色增值服务,并引入“产品化”运营理念,动态更新服务清单,新增市场化服务项目50余项。同时,完成人工智能等大模型本地化部署,开发智能问答、企业朋友圈等场景,搭建企呼我应平台,实现7×24小时“服务找人”。
在应用层,机制创新确保服务落地见效。科技城新区推行清单式服务,绘制形成“企业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大图谱”,让资源“一图清、一单明”。构建的诉求闭环处置机制与跨部门协同机制,确保企业诉求“日跟踪、周复盘、月总结”,办结率达100%。专业化服务队伍通过高频次培训和外出学习,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在近日“涪江九地”政务服务跨区域合作暨增值化改革工作交流会上,科技城新区更是作为绵阳市代表作经验交流发言。
从解决一个企业的具体难题,到赋能一个产业链的蓬勃发展,科技城新区政务服务中心的这场增值化改革,本质是一场从管理者到服务者、从“单点供给”到“生态营造”的深刻变革,该区正朝着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构建互利共赢发展新格局的目标稳步迈进。(孙丽 文/图)
编辑: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