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区县新闻 > 江油
【江油】公益课堂“量身定制”接地气更走心
发稿时间:2025-10-20 09:38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揉泥、和香、塑形,原来一根线香里藏着这么多学问!”在江油市文化馆“香韵汉服”文化体验课上,市民李女士手持刚完成的线香,在汉服礼仪展示的氛围中感慨道。该活动以法华寺线香非遗制作为核心,串联香料辨识、香方解析与手工制作环节,让参与者沉浸式感受传统技艺的匠心。


  原标题:公共文化服务精准对接群众需求

  公益课堂“量身定制”接地气更走心
 

江油市文化馆志愿者走进含增小学开展艺术普及培训

  “揉泥、和香、塑形,原来一根线香里藏着这么多学问!”在江油市文化馆“香韵汉服”文化体验课上,市民李女士手持刚完成的线香,在汉服礼仪展示的氛围中感慨道。该活动以法华寺线香非遗制作为核心,串联香料辨识、香方解析与手工制作环节,让参与者沉浸式感受传统技艺的匠心。

  这一融合非遗传承与现代美学的场景,正是江油市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升级的一个缩影。为建设全龄友好型社会,江油打破传统公共文化服务的时空限制,推出周末班、夜间课等错峰模式,将免费公益课程从城区延伸至乡镇,让不同群体都能便捷参与。

  公益课堂的“火爆”,源于对群众文化需求的精准对接。课程设置以“群众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为导向,既涵盖舞蹈、文学戏剧、动画设计等艺术素养类内容,也包含非遗体验、职业规划、乡村文化培训等实用课程,成为惠及全龄的“精神充电站”。据江油市文化馆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开展的8次公益课程累计服务超660人次,报名信息一经发布,当天便有近百名家长报名,后续仍有不少人咨询名额。

  针对不同群体,江油构建起多元化课程体系。面向少年儿童,文化馆以“打造人民的终身美育学校”为目标,将公益课堂打造成 “第二课堂”,画画、主持、非遗手工等课程不仅激发兴趣,更助力综合素质提升。市民蒲爱华对此深有体会:“孩子报了画画和主持班,每天主动分享所学,表达能力明显提高,还认识了新朋友,身边家长都在打听下期报名时间。”

  对成年群体与乡村群众,文化馆坚持“因地制宜、资源下沉”,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学技能;针对青年群体,工会组织的职工夜校备受青睐,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运动课堂,以及古琴等兴趣课程,让年轻人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找到学习与社交的平衡点。“既能掌握新技能,又能结识有共同爱好的朋友”,刚报名古琴课的市民张知,课后常和同学围着老师交流指法,这样的情谊也成了公益课堂的 “活广告”。

  “未来要让公益课堂更懂群众、更接地气。”江油市文化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精准捕捉不同群体的新期待,整合资源,把专业师资与优质课程送到群众家门口,让市民在“量身定制”的文化滋养中收获幸福感。(刘煜/文 江油市文化馆供图)


 

    编辑:郭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