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网讯 近日,《中国外贸100城(2025)》发布,绵阳以强劲的外贸综合竞争力入围2024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榜单,位列第49名,较上次排名提升29位。
2024年实现进出口总额310.2亿元、同比增长8.6%,总额首次突破300亿元大关;2025年前三季度进出口总额240.4亿元,同比增长11.8%,展现出强劲的韧性与动能。这份“成绩单”背后,是绵阳在产业升级、平台建设、市场开拓、政策赋能等方面的系统性突破——从硬核科技出海到跨境电商综试区爆发式增长,从国际班列网络拓展到RCEP政策红利释放,形成了“产业+平台+市场+政策”四维驱动的外贸高质量发展生态。
绵阳与180余个国家和地区有进出口实绩。2024年机电产品出口额达115.1亿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54.5%,同比增长30.6%。2025年前三季度机电产品出口额达98.4亿元、占比提升至56.8%,增速高达33.7%。国产医用回旋加速器实现海外交付零突破,核医疗高端装备打开国际市场;“绵阳造”机器人亮相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现场斩获多国订单并完成首单出口;新型显示、人工智能算力光模块、二手车出口等新兴业态呈现爆发式增长,新质生产力加速转化为国际竞争力。
绵阳综合保税区在全国156个综保区绩效考核中位列第67位。跨境电商综试区2024年交易额达30.5亿元,同比增长50%;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跨境电商交易额27.5亿元,增长20%,成为外贸增长新引擎。科技城新区上榜全国50强,经开区上榜全国100强。自2022年国际班列开行以来,累计开行国际班列217列,运输货值超30.9亿元,畅联境外8个国家28个站点。
绵阳创新实施“多元市场开拓”战略,开展“绵品出海”“绵动全球”品牌活动,创新设立海外经贸服务站。建立全省首个RCEP外贸企业服务中心,实现原产地证书签发、政策咨询等业务“一站式”办理,助力企业享受关税减免红利。建成国内首家内陆城市在霍尔果斯的城市展厅,集样品展示、互动体验、跨境直播于一体,成为“绵阳造”走向中亚、欧洲的重要窗口。
绵阳还先后出台《关于“绵动全球”支持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若干政策措施》《绵阳市推进开放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 年)》等,构建起“政策+服务”全链条支持体系。营商环境改革纵深推进,自由进出口技术合同登记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通关时间压缩15%以上,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显著提升。
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绵阳将以此为契机,深化“科技+开放”双轮驱动,加快建设西部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更大作为,为全国外贸高质量发展贡献“绵阳”力量。
(记者 李锦辉)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