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阳新闻
科博会上,绵阳交出创新发展“硬核答卷”
发稿时间:2025-09-30 09:01   来源: 绵阳日报


  原标题:展出1000余件高新技术产品,项目签约额超310亿元

  科博会上,绵阳交出创新发展“硬核答卷”

  科技“硬实力”突出

  21个“绵阳造”机器人组成“表演天团”成开幕式焦点;280余家企业携1000余件高新产品参展,实物率超90%,含“低空卫士”激光武器等50余件“首秀”产品。

  产学研联动成果丰硕

  举办30余场论坛,16位院士等超3000名嘉宾参与;促成多领域签约,含28个产业合作项目4.06亿元、10个合作协议签约总投资35.3亿元、“587”产业55个项目协议总投资275.35亿元,还发布多项报告及8项两用技术先进产品。

  市场化转型成效显着

  引入“南天门计划”科幻IP,7000平方米沉浸式科普展吸引市民;设产业供需对接馆,技术经理人团队促成7项技术合作(1.3亿元);“科博+文旅+消费”融合,预计主题展吸引20万人,相关营收达1800万元。

  品牌影响力广泛

  中央、省、市及行业媒体、网络平台160余名记者报道超1000篇(条),微博、抖音等话题阅读量、播放量超1.4亿次。

  金秋九月,硕果盈枝。9月29日,第十三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成果发布会举行。

  恰逢绵阳科技城建设25周年,这场承载着“创新记忆”与“发展期许”的科技盛会,以“协同创新·融合发展·开放合作”为主题,聚焦“两用技术融合”,不仅集中展现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成果,更以市场化转型的全新实践,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注入科技动能。

  科技“硬实力”亮眼

  280余家企业携千件高新产品亮相

  作为中国唯一科技城,绵阳在本届科博会上亮出了“家底”——

  开幕式上,21个“绵阳造”机器人组成的“表演天团”成为全场焦点。这是国内首次多企业、多型号机器人同台演绎,从机械舞步到协同互动,最终由机器人宣布展会开幕,既展现了“人工智能+文化创新”的融合魅力,更彰显了绵阳本土的科创“硬实力”。

  在展览展示方面,3.2万平方米的展览区划分为科技城建设25周年、两用技术融合、人工智能和低空经济等专题展区,吸引28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参展,展出1000余件高新技术产品,展品实物率超90%。

  其中,“低空卫士”激光武器、特种四足机器人、中大型无人机、商业火箭发动机试车台等50余件“首秀”产品,勾勒出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领域的创新图景。

  产学研深度联动

  30余场论坛促成310余亿元项目签约

  科技的价值,在于转化为推动发展的生产力。本届科博会紧扣“协同创新”主线,搭建起高端学术交流与产业对接的桥梁——

  密集举办涪江科技汇、新质生产力低空经济大会、航天国际化发展大会等30余场论坛,16位院士、65位军工集团代表、77家科研院所及高校专家齐聚,超3000名嘉宾围绕颠覆性技术趋势展开研讨;世界机器人大赛绵阳锦标赛等3场全国性赛事同步开启,4000余名选手在绵竞技,点燃青少年科创热情。

  成果转化与产业对接同样“硕果累累”——

  发布《颠覆性技术前瞻(2025)》《中国颠覆性技术产业化指数》《中国遥感卫星发展与国际合作》《商业航天产业趋势及政策赋能》《专精特新企业机遇清单》等多项报告和成果,遴选出40项最具突破价值的未来技术;

  首次集中发布“地平线”反无人机系统、全域全时核生化智能监测预警系统、焦点2号百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等8项两用技术先进产品;

  精准匹配3000名采购商和专业观众与参展商开展一对一商务洽谈,举办项目路演、投融资对接、产业技术研讨等活动,促成28个产业合作项目现场签约,金额达4.06亿元。

  更令人振奋的是,大会汇聚全国优质资源,召开激光科技创新产业大会暨光子科创城推介会,签订联合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项目、激光器件装备环境可靠性试验检测及装备制造项目等10个合作协议,签约总投资35.3亿元;

  在“投资四川·中国(绵阳)科技城建圈强链产业投资推介会暨项目合作协议签署仪式”上,发布绵阳市重点产业建圈强链投资机遇礼包,签署了一批重点产业建圈强链“587”产业项目合作协议,集中签约55个项目,协议投资总额275.35亿元……

  这批项目的“落子”,既是量的突破,也是质的提升,有力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产业链协同、创新链融合,为绵阳“587”产业体系注入新动能,也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市场化转型破局

  “南天门计划”成现象级

  作为本届科博会的承办单位,绵阳科技城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践行“政府指导、社会参与、市场运营”机制,推动展会市场化转型迈出关键一步。

  其中,专设的产业供需对接馆实现“精准匹配”,30人技术经理人团队开展“淘展”服务,促成7项“高精尖”技术合作,1.3亿元签约金额推动“实验室成果”走向“产业化应用”。

  而中航工业“南天门计划”科幻IP的引入,更让科博会成为全民参与的“科技盛宴”——

  7000平方米的沉浸式科普展上,10万吨级空天母舰“鸾鸟”、空天战机“玄女”、白帝C型全尺寸模型等装备震撼亮相,驾机飞行、太空跳伞等互动项目吸引市民打卡;

  主题快闪店、“科宝”文创产品走进商超,凭门票可享240余家餐饮、酒店专属优惠的“票根经济”,实现“科博+文旅+消费”深度融合。

  据预测,该主题展将吸引超20万人观展,门票、研学、文创等营收有望达1800万元。

  25载科创路

  科博会成科技城“开放合作名片”

  从首届到第十三届,科博会已陪伴绵阳科技城走过13载;从展示窗口到合作平台,科博会更成为科技城建设25周年的“见证者”与“推动者”。

  本届科博会期间,央视《晚间新闻》《朝闻天下》等栏目4次聚焦报道,中央、省、市及行业媒体、网络平台160余名记者推出超1000篇(条)报道,微博、抖音等话题阅读量、播放量超1.4亿次,让“绵阳科创”声音传遍全国。

  站在新起点,科博会将继续秉持“以科兴会、以会促产、科产一体”理念,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绵阳也将以此次科博会为契机,深化科技开放合作,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四川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贡献“绵阳力量”。(记者 尹秦 宋德平 见习记者 刘燚 实习生 李书仪)


 

     编辑:郭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