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忠兴镇长者幸福院开院仪式游仙融媒供图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
回望今年以来游仙的民生保障工作,全区上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教育、医疗、就业等重点民生领域,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努力实现城市有质量增长、有实物量变化、有感受的发展,向游仙百姓交出一份有温度、有力度的民生答卷——
“老旧小区装上新电梯,家里老人出门都方便了。”“15分钟养老生活服务圈建成,养老实在太幸福了。”“‘安其居’方能‘乐其业’我们外来务工人员即将拥有‘自己的家’,感觉很温暖。”……一项项惠民举措落到了游仙百姓的心坎上,暖到了群众的心窝里。
养老服务日臻完善
养老服务是涉及千家万户的重要民生工程,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民生热点。
近日,以“焕新启幕·情暖夕阳”为主题的游仙区忠兴镇农村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启动仪式在游仙区忠兴镇举行。
走进游仙区忠兴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院内欢声笑语、歌舞萦绕。
今年67岁的黄再强,在忠兴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升级改造之前就住在这里。“现在改造后房间更加明亮干净了,院子也更加漂亮!还有棋牌室,可以让老年人休闲娱乐,大家伙儿都很满意!”黄再强说。
记者获悉,游仙区民政局2024年获批市级农村养老提质增效试点后,在忠兴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进行试点,实施环境绿化、多功能室改造,建设无障碍设施、防滑地面、紧急呼叫系统等,全方位对养老中心进行环境优化、居室升级和功能完善。

游仙区朝阳片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试点项目启动仪式游仙融媒供图
作为 2025年度游仙区级十大民生实事票决项目,该项目的建成将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下一步,将以忠兴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为范本,在全区各乡镇街道建设优质养老机构,探索可复制的农村养老‘游仙路径’,连点成片地通过普惠服务不断提升全区老人幸福感、获得感。”游仙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主任董华俊说。
暖心不止于此。近日,游仙区朝阳片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试点项目启动仪式在富乐街道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举行,该项目将惠及富乐街道五八社区、仙人路社区和游仙街道芙蓉社区的3000余位老人。
作为全区首个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试点,项目以构建“医养结合、多元供给”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为目标,深度整合区域内医疗照护、生活助餐、文化文娱、生活保障等各类养老服务资源,充分发挥养老服务综合体统筹调度和阵地平台优势,融入智慧养老理念,最终建成15分钟养老生活服务圈,切实提升老年群体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我们将以此次试点为重要契机,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管理与支持体系,加强对试点项目的指导与保障,未来将推动标准化成果在全区范围内复制推广。”游仙区民政局机关党总支书记潘杨表示,后续民政部门将持续加强与卫健、街道、服务机构的协同联动,及时总结试点经验,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从“试点突破”走向全面覆盖,让高品质养老服务惠及更多老年人。
人居环境不断提升
“以前买袋米拎回家得歇两回,现在有了电梯,买米面油这些重东西再也不犯愁,老年人和小孩上下楼也安全方便多了!”
站在崭新的电梯前,游仙区富乐街道东街社区公路小区居民韩文蓉满脸笑意,看着干净整洁的轿厢和通透明亮的通道,话语里满是对“一键直升”生活的满足。
这份便利,源于游仙区将老旧小区改造及既有住宅增设电梯项目纳入2025年省、市、区级民生实事项目,通过精准施策推进“梯”升工程,不仅让“高龄”小区逐步旧貌换新,更让居民切实告别“爬楼难”的困扰,收获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游仙区既有住宅电梯增设项目,让小区的“加梯梦”逐步落地。游仙融媒供图
建成于1999年的公路小区,小区内均为7层住宅楼。随着时间推移,小区老年居民占比逐年上升,“爬楼”渐渐成了大家的忧心事——老人买菜归来需中途歇脚,年轻人搬运家具倍感吃力,孩子上下楼的安全也让家长牵挂。
2022年起,依托游仙区既有住宅电梯增设项目,小区的“加梯梦”逐步落地。截至目前,小区已落成13部电梯,另有1部正在紧张施工中,近200 户家庭直接受益。如今,居民只需刷卡就能便捷乘梯,曾经的“望楼却步”,变成现在的“轻松直达”。
当初加装电梯并非易事,居民需求多样、意见分歧、流程环节复杂等问题,曾是项目推进中的“拦路虎”。为破解这些难题,游仙区住建局主动牵头,联合街道、社区工作人员深入小区,逐户走访了解居民诉求。
“2025年,全区电梯增设任务为50部,实际开工建设达81部,目前已完成52部,完工率超161%,超额完成既定目标。”游仙区住建局旧改办主任蒲雪峰介绍,18个老旧小区的改造项目均已同步开工,改造内容涵盖小区道路翻新、雨污水管道维修、楼梯间环境治理等,预计年底可完成总工程量的70%。
如今,一台台崭新的电梯在游仙老旧小区拔地而起、连点成片,不仅解决了居民“出行难”问题,更让小区面貌焕然一新。游仙正用实际行动践行民生承诺,让“幸福‘梯’升”的美好愿景,照进更多居民的日常生活。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筑牢防汛安全屏障是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守护民生福祉的重要工作。近日,绵阳市游仙区2025年小型病险水库工程治理项目建设已经进入收官阶段,为尽快完成项目建设,工人们撸起袖子加油干,施工现场一片火热景象。
“当前正在进行下游坝坡排水棱体混凝土块砌筑施工、溢洪道挡土墙施工、排水设施施工等工作,预计11月中旬竣工。”长道沟水库施工方负责人申志强介绍。

绵阳市游仙区2025年小型病险水库工程治理项目建设现场游仙融媒供图
绵阳市游仙区2025年小型病险水库工程治理项目是2025年市级民生实事之一,于今年5月底进场施工,项目分为三个标段,其中:一标段3个水库,二标段6个水库,三标段4个水库。其中一标段已经竣工,二标段与三标段均已进入施工尾声。
“项目建成后,可以更好的防洪兴利,能有效保护耕地0.78万亩,保护大坝下游人口0.26万人,提高年粮食生产能力150万公斤以上。”游仙区水利局水库运行股股长兰凌介绍。
再看游仙区高新区北园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项目进度已进入后期,预计年底达到交付使用条件。“截至目前,已经完成100套房间的定制家居安装,到年底整个项目将全面达到交付使用条件。”绵阳市海峰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李桃向记者介绍。
作为2025年市级民生实事之一,该项目位于游仙区石马镇东林社区,总投资6900万元,总改造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共200间房源,包含单间、双人间、四人间、六人间等房型,可充分满足不同人群的居住需求。
“该项目主要面向石马镇东林片区产业园内的外来务工人员和企业职工。”游仙区住建局住房管理股股长兰青介绍,“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只需向建设单位、平台公司提出申请,经审核通过后即可入住。”该项目为众多在游仙区奋斗的人才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住房保障,同时将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从蓝图绘制到实景初现,该项目正全力加快建设进度。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休止符,于游仙而言,将不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力度,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推进共建共享发展,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让市民的幸福不断“升温”。
(游仙融媒 记者 周钰)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