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声
时光流转,又是一年。2025年11月8日,我们迎来第26个记者节。在这个既特殊又平凡的日子,我们向所有新闻人致敬!
这是一个日日向新的时代。舆论格局加速重构,传播方式持续迭代,思想文化激荡碰撞。主流媒体正经历一场深刻的系统性变革,加快推进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的体制机制改革,已成为我们必须回答的时代命题。
拥抱变革、向新而行,刀刃向内、自我革命。每一次改革都是艰苦抉择,都渴望苦尽甘来。这一年,只有我们自己懂得,走出舒适区、挑战“不可能”,每一步取舍背后的阵痛与不舍,每一次转身中的坚守与抉择。
新闻之路,从无坦途。这一年,支撑我们努力克服一切困难与挑战的,依然是心中那份对新闻理想的初心与热爱。
作为地方媒体,我们深知,越是身处复杂的舆论生态,越要深深扎根基层。基层是新闻的源头活水,也是我们的主战场。唯有根系深植基层的沃土,才能汲取最真实的力量,破土而出,向阳而生。
一年来,我们始终铭记“勿忘人民”,行走在一线,记录在车间地头,推出了一批“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作品。那些穿透算法壁垒、直抵人心的报道,不仅与时代共振,更浸润着生活的温度与人民的期盼。
向下扎根,是为了更好地向上生长。
对新闻人而言,“向上”,是向着真相之光、理性之光,是向着推动社会进步的希望之光。
记者从来不只是记录者。一支笔,可以照亮被遗忘的角落;一篇报道,可能推动现实的改变。从为被拐儿童寻亲,到追问环境污染;从讴歌新就业群体,到探路改革深水区……为党立言、为人民发声,正是这些向着光明的努力,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
根与枝,看似相背,实则同源。没有深厚的根系,向上的生长终将乏力;没有向上的追求,向下的扎根便失去意义。这种张力,恰是记者职业的魅力所在:既要脚踏实地,又要仰望星空;既要深入现场,又要心系远方。
然而,生长从来不易!在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记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真相与谣言赛跑,深度让位于流量,思考被情绪裹挟。但也正因如此,我们更需守住内心那份定力:在众声喧哗中保持清醒,在浮躁功利中坚守价值。如同大树,任他四季更迭,我自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时代在变,新闻的形态在变,但有些东西恒久不变。比如,对真相的敬畏、对人民的深情、对正义的追求。记者节,不仅是致敬与庆祝,更是砥砺与出发。它提醒每一位手持《记者证》的我们:肩头有千钧重担,心中有万里河山。
向下扎根,向上生长。这不仅是职业的箴言,更是生命的姿态。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谨向每一位在风雨中前行的同行致敬。愿我们永远不忘为什么出发,永远保持生长的姿态。愿我们的根,深扎泥土;愿我们的枝,永远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