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时评
“邻聚里”课堂为社区治理注入新动能
发稿时间:2025-06-22 10:22   来源: 中国甘肃网
  摘要:针对社区党员教育培训存在的针对性不强问题,今年以来,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突出分层分类,重点在社区无职党员中开办“邻聚里”课堂,根据社区无职党员的特点和需求,开设一系列实用课程,让无职党员“想干事有机会,想出力有载体”。


  针对社区党员教育培训存在的针对性不强问题,今年以来,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突出分层分类,重点在社区无职党员中开办“邻聚里”课堂,根据社区无职党员的特点和需求,开设一系列实用课程,让无职党员“想干事有机会,想出力有载体”。

  党员是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不可或缺的先锋力量。面对社区无职党员教育形式单一、作用发挥不足的共性难题,以精准滴灌式培育、多元化实践平台,推动无职党员从“旁观者”转变为社区治理“主力军”。

  精准定位需求,定制教育“营养餐”。打破“一锅煮”的传统培训模式,针对社区无职党员身份多元、需求各异的特点,构建“理论学习+现场教学+志愿服务”三位一体培育体系。通过“订单式”送教,围绕党员知识短板与社区治理需求,量身定制课程内容,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家常话”,既筑牢思想根基,又提升服务群众的实操能力,让理论学习真正“入脑入心”。

  创新教育形式,打造沉浸式学习“新体验”。线下深挖本土红色资源“富矿”,以数字媒体、情景模拟等技术手段重现历史场景,让党员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初心使命;线上搭建“指尖课堂”,借助新媒体平台推送优质学习资源,实现随时随地“充电蓄能”。同时,充分发挥身边榜样的示范效应,邀请优秀党员、先进典型开展“理论宣讲+互动交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激发见贤思齐、主动作为的内生动力。

  强化作用发挥,搭建志愿服务“练兵场”。围绕社区治理实际需求,组建特色志愿服务队伍,设立多样化服务岗位,引导党员根据自身特长“揭榜领岗”。通过积分制管理,将志愿服务成效量化为积分奖励,既增强无职党员参与感、获得感,又形成“比学赶超”的良性竞争氛围,让“小积分”撬动社区治理“大效能”。

  “邻聚里”课堂是党员教育与基层治理的双重创新,通过“学用结合”模式,既解决“学什么、怎么学”的困惑,又明确“干什么、如何干”的方向,从而推动党建与治理深度融合。(严婉盈)
 

    编辑:郭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