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消费新场景不断涌现,随着消费升级和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提升,文化消费在居民消费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文化消费是一种多样化、个性化、融合化的消费新形态,它不仅是个人精神生活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关键动力——从影视娱乐到数字内容,从文旅融合到创意设计,文化消费不仅能创造就业,还能带动相关产业蓬勃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活力。
聚焦于此,市政协八届五次会议期间,市政协文史委提交了集体提案《关于培育文化新业态,激活消费新动能的建议》,受到广泛关注和相关职能部门的积极办理。
提案聚焦
挖特色、拓场景,激活文化新动能
在前期调研中,委员们发现,近年来,我市坚持文化润心、消费赋能,全面激活文化消费活力与文化市场潜能,通过“引进来,走出去”,引导文化消费走进市民的日常生活,我市文化消费市场不断发展。但是,我市文化新业态发展规模、速度和质效与全市拥有的资源潜力、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地位、承载的历史使命等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在拉动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仍面临着一定的困难与挑战。
为此,提案建议,在深化融合发展方面,全方位挖掘绵阳地域文化,打造特色IP,提升相关产业数字化水平,丰富文旅体验,鼓励并推动跨界融合,拓展文旅产业链。在优化文旅布局方面,主动融入区域品牌,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联动,串联绵阳境内旅游资源,打造多条特色鲜明的旅游精品线路,同时积极创新文旅活动,提升绵阳知名度和影响力。
提案还建议,通过塑造绵阳的品牌形象,扩大文旅影响力。培育支持我市文旅企业发展壮大,在依托“白红绿”特色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和提炼绵阳的文化内涵和特色元素,擦亮绵阳旅游名片,利用好相关新媒体矩阵,宣传绵阳文旅资讯和攻略,加强与OTA平台合作,拓展线上客源市场。
此外,要提升文化消费场域服务质量,通过加强从业人员培养、引进高素质旅游人才、完善基础设施等措施,营造良好消费环境,让游客既能吸引来,也能留得住,形成“口碑—客流”的良性循环。
提案追踪
促消费、优服务,释放市场新活力
记者从该提案主办单位市文广旅局获悉,接到提案后,部门高度重视,对提案内容作专题研究,并按照我市实际落实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及时办理回复。
“近年来,我们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业态创新为突破口,以场景培育为主抓手,全面激发文旅消费潜能。”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政策、项目、活动、服务等方面不断发力,推动全市文旅产业再上新台阶。
去年,我市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建设等重点项目稳步推进,涪江城区段生态文化游等35个新场景建成投运,新增文创集市等消费空间117处、夜间文旅消费业态36个。
今年,市文广旅局联合携程、飞猪、美团等OTA平台合作发放绵阳文旅消费券,在小年和除夕夜派发万份新年文旅红包,拉动消费增长6倍;开展“万张门票大放送”活动,联动全市A级景区开展形式多样的门票优惠、免票活动;联合携程推出绵阳文旅官方星球号;联动酒店、景区开展满减、折扣等优惠。同时,还在全省率先开展文旅消费新场景激励,真金白银奖励新场景,持续开展文化和旅游主题消费周、消费月、消费季活动。
与此同时,市文广旅局还联合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等部门,持续在春节、“五一”等重要节假日实行非绵阳籍小型汽车轻微交通违法“只警告不处罚”的柔性执法举措,鼓励机关事业单位节日期间免费开放停车场,并带头开放市文广旅局、市博物馆、市图书馆的停车位,强化旅游市场执法与安全巡查,开展文旅志愿服务行动,为游客打造安心、放心、贴心的文旅服务环境。
“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全会精神,不断深化‘文旅+百业’‘百业+文旅’,在场景扩容、产品迭代、线路打造和政策创新等方面持续加力。”该负责人表示。
(记者 唐显枚)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