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社区开展居民矛盾纠纷调解
“家门口解纷舱”一站式调解纠纷,群众省心省力;中心镇司法所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进,“法治服务圈”延伸至“最后一公里”;培育“法律明白人”超千名,法治种子在社区村落生根发芽……江油基层法治建设成果遍地开花。
近年来,江油聚焦基层治理痛点,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题,积极探索创新法治管理路径,构建起一套独具特色的基层法治新格局,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强劲动力,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与保障。
□ 刘煜/文 江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夯实根基 推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
清晨,厚坝司法所工作人员已开始接待来访群众,耐心解答咨询、倾听诉求。角落里,新增的公共法律服务自助查询机吸引了村民注意。
“村民只需轻点屏幕,就能自助查询法律知识、条款,或获得律师指导。还能在线申请公证、司法鉴定,省去进城奔波的时间。”厚坝司法所所长李洁介绍道。
该所还新增1间面向社区矫正对象的咨询室,提供免费心理服务,并配备远程会见系统,方便村民探视服刑亲属。“我们还新增一名工作人员,有效缓解人手紧张问题,实现了人事相配。”李洁补充道。
综治中心内工作人员了解群众诉求
为强化基层法治,江油突出6个中心镇司法所的片区辐射作用,围绕政治建所、改革优所、业务兴所、人才强所、保障促所五个方面发力,并推行“司法所+综治中心”协同办公新模式,持续推进司法所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规范化建设体现在软硬件同步升级。各所按照标准改善功能分区,实行“窗口化、柜台式”服务,增配自助查询机、远程会见等设备,承担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事项的受理、指派和分流。
同时,司法所整合综合治理、矛盾化解、公共法律服务、信访维稳等职能,依托“司法所+综治中心”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判风险隐患,形成“信息互通、资源共享、问题联治”的联动格局,显著提升了服务效率和群众满意度。
青莲司法所还构建了“平台+制度+机制”三位一体创新体系,整合法院巡回办案、公共法律服务、社会心理疏导、警务服务等职能,指导太华村建成“多室合一、功能集成”的依法治理工作站。试点家庭法律顾问制度,选派专业律师担任家庭法律顾问,为2100户家庭提供全链条免费法律服务,推动法律服务从“公共领域”向“家庭单元”精准延伸。
目前,青莲、武都、双河、厚坝四个中心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已完成,雁门、新安两所的建设工作正有序推进。
综治中心为市民登记资料
创新机制 打造高效“家门口解纷舱”
“原本以为要耗时一年半载,结果不到两个月就达成了调解,其中一个月还是医疗鉴定等待时间。”市民刘女士对江油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处理效率赞不绝口。
刘女士曾因医院误诊遭受不可逆伤害,索赔无门后走进综治中心。中心当即启动全链条服务模式,联动卫健委、医疗专家开展调查,并为其配备免费法律援助。经过三次专业协调并依据医疗鉴定厘清责任,这起棘手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这一高效解纷的背后,是江油市创新升级综治中心、打造“家门口解纷舱”的成果。江油以“信访+综治中心”为抓手,在服务阵地内设置12个“无差别”综合窗口作为“总调度台”,统一登记诉求,10个专业调解室覆盖婚恋、物业、医疗等高频纠纷领域,化身精准解纷的“专业诊室”。
“群众诉求通过现场、电话等渠道汇集后,全链条服务随即启动,”综治中心接访工作人员刘强介绍,“从导引员‘首问分诊’精准登记分流;到派驻部门、调解室‘对症施治’,达成调解后即时司法确认;再到调解未果则引导进入法律程序;最后通过回访优化服务,每个环节无缝衔接。”
“常驻+轮驻+随驻”协同服务格局是本次升级中的亮点。按照“7+13+N”模式,政法、信访等7个部门常驻值守,民政、妇联等13个部门定期轮驻,法学会专家、金牌调解员、心理服务团队等N方社会力量随时响应,形成“小事不出窗,大事不出舱”的解纷合力。
此外,“七个一”闭环机制为全链条服务装上“智慧大脑”:通过“一窗统揽、五源归集”高效收集诉求,“三函一单”实现受理到办结的全周期管控;重大矛盾则启动“领导包案+专班跟进+心理疏导”协同处置,确保矛盾化解在县域、吸附在基层。
自2025年1月升级以来,这个“家门口解纷舱”已受理矛盾纠纷70余件,成功调解50余件,实现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江油开展法治乡村行活动
培育力量 加强法治宣传队伍建设
“她经常上门来普法,有什么问题找她准没错。”在静夜思社区,提起肖丽娟,居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
作为社区公认的“热心肠”,肖丽娟在2023年经社区推荐成为“法律明白人”,在社区治理中当参谋、在普法宣传中做先锋、在化解矛盾纠纷中担重任。
2024年6月,静夜思社区某小区因燃气费用问题引发纠纷,久拖不决。楼栋长反馈情况后,肖丽娟迅速介入,查明情况并组织各方座谈调解。她释法说理,兼顾情理,最终促成各方达成一致,顺利签订调解协议。
肖丽娟坦言,自己的调解能力离不开司法局的培训。“我不断参加司法局组织的法律培训,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同时向片区法律顾问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身法律素养。”
肖丽娟是江油市众多“法律明白人”的缩影。近年来,江油市紧扣法治乡村(社区)建设需求,通过制定《江油市“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实施方案》,严把选拔关、强化培育链、优化管理机制,打造了一支素质优良、作用突出的“法律明白人”队伍。
选拔环节,江油严格遵循7道遴选程序,在村(社区)“两委”成员、人民调解员、网格员、退役军人等人员中选拔,经任前培训考核后颁发证书和徽章。
培育注重以人带人,以实践训人:依托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建立两个市级“法律明白人”实训基地,创建了一个省级“法律明白人”实践工作站。组建了由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构成的培训师资库,通过“1名村(社区)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专项行动,建成结对工作组253个,实现全覆盖培训。
同时,创新搭建“江小法”法治服务志愿者平台,平台提供“法治云课堂”,发布志愿者活动。“法律明白人”利用空闲时间自主学习法律知识,积极参与法治服务活动。
截至去年底,江油市共培育“法律明白人”1280余名,“法律明白人”通过“江小法”法治服务志愿者平台参与基层法治服务活动380余场,服务人数3500余人次。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