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瑞典文学院将2025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匈牙利作家克劳斯瑙霍尔考伊·拉斯洛,以表彰他“震撼人心、富有远见的创作,在灾难与恐惧的时代,重申了艺术的力量”。连日来,江油市文广旅局等单位纷纷向这位“李白铁粉”“隔空喊话”:“欢迎您寻踪李白故里,了却当年未了情!”
据悉,新晋诺奖得主拉斯洛先生不仅是世界文学巨匠,还是不折不扣的“中国迷”,十分痴迷中餐和京剧。而且,他也是一位忠实的“李白铁粉”,其代表作《撒旦探戈》《反抗的忧郁》中,作品中那种对自由的追寻、对精神世界的叩问,与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迈、“且放白鹿青崖间”的洒脱,有着跨越时空的共鸣。或许,正是这份藏在文字里的“李白基因”,让他的作品多了一份东方哲思的厚重。
拉斯洛先生曾数次游历中国,而留给他印象最美好的是1998年那次“追寻李白遗踪之旅”。他从北京出发,沿山东泰安、山东曲阜、河南洛阳一路且游且停,接着直奔李白心驰神往的“盛唐长安”——陕西西安,而后又入川游览李白曾经题咏《登锦城散花楼》的成都,然后辗转山城重庆,乘船游三峡体验李白“轻舟已过万重山”的人生快意,最后抵达湖北武汉,登黄鹤楼感悟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中肝胆相照的友情。
每到一处,拉斯洛先生都悉心采风,寻觅诗仙李白的遗踪遗迹,搜集与李白有关的民间传说故事。他曾在街头向路人追问“你知道李白吗?”,渴望从当代人的视角,触碰那位写下“举杯邀明月”的诗仙的精神世界;他研读匈文版《李白诗选》,请译者余泽民先生用毛笔书写《赠汪伦》,在笔墨间感受汉字与诗歌交融的韵律之美。
拉斯洛直言,李白诗歌里的“醉酒、月亮、流浪的心性”,与他追求的文学精神高度契合,甚至笑称自己的文字里,早已融入了一股李白式的中国味道。不过,遗憾的是由于行程安排紧张,拉斯洛没能亲自走进李白故里江油。
202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之后,邀请诺奖获得者拉斯洛先生“寻踪李白故里”,成为江油人的心声。“对于江油而言,拉斯洛先生的获奖,更像是一场‘双向奔赴’的文化回响。”江油市文广旅局率先响应,在网上向拉斯洛先生“隔空喊话”:当世界因阁下而回望李白,江油也正以更开放的姿态,邀请您以及全球友人走进李白故里,共赴这场“诗与远方”的邀约。
李白纪念馆紧随其后,也向拉斯洛先生发出邀请:我们怀着对先生卓越创作的敬意,以及您与李白深厚缘分的欣喜,诚邀您亲临李白纪念馆,漫步于昌明河畔,参观主题陈列展馆“太白堂”、李白生平事迹展厅“太白书屋”、馆藏历代书画精品展厅“诗苑”、书画摄影作品临时展厅“花雨”……
记者:陈元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