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网讯 10月13日下午,“艺动巴山蜀水 共绘时代新篇”第14届中国艺术节、第20届群星奖参评作品惠民演出在绵州大剧院举行,来自湖北、西藏、重庆、天津、广西、吉林的演出队伍,让绵阳市民在家门口感受到了一场不同地域特色的文化盛宴。
当天15时,绵阳市艺术剧院歌舞《欢歌声声迎客来》为惠民演出开场,独具特色的民族歌舞表达出绵阳人的热情。舞台风格瞬间转换。在清新明快的歌声中,少女们自在穿行在山水间——湖北省枝江市文化馆、宜昌市群众艺术馆带来的音乐表演唱《追春》,为观众铺开一幅汉江平原春色满园的画卷。西藏自治区群众艺术馆带来的《西藏群文之歌》,让观众仿佛置身于辽阔壮美的雪域高原。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文化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文化馆演出的对唱《青山借我九丈九》以其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真挚的情感表达,赢得了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
铿锵的京韵大鼓声响起,天津市红桥区文化馆的演员们用婉转的天津时调,倾情演绎表演唱《一朝圆梦》,这段从沧桑到蝶变的时代交响,将天津老城厢的故事娓娓道来,令观众沉醉其中。广西南宁市群众艺术馆的音乐表演唱《姆洛甲》展现了壮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吉林省文化馆的《关东风情》则让观众领略到了东北黑土地的豪迈风情。绵阳市艺术剧院的原创歌舞《梦里梦外是故乡》为整场演出落幕,熟悉的乡音乡情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
演出结束,现场观众评价本场惠民演出节目水平高、内容丰富,让大家在领略不同地域文化特色的同时,感受到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真挚的人情味。
绵阳市文化馆音乐专干车唯说,能够在家门口欣赏到代表中国群众文艺最高水平的节目,对绵阳观众来说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绵阳市政协委员曾川认为,本次演出中,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在舞台上交融共生,不仅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在潜移默化中传承着中华优秀文化基因,绘就了中华文化的多彩画卷。(记者 张登军 刘凤君 胥江)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