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盐亭县民政局工作人员深入社区走访慰问老人。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盐亭面对29.2%的老年人口占比,如何托举“夕阳红”的幸福,成为摆在当地政府面前的一道民生考题。“不能让老人独自面对晚年困境,要让养老服务像阳光一样照进每个家庭。”盐亭县民政局副局长杨海的话,道出了当地民生工作的核心导向。如今,盐亭以构建多元养老服务体系为抓手,在社区服务升级、老年餐桌保障、居家安全防护三本“民生账”上精耕细作,用政策温度与服务精度,为老年人编织起一张“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幸福网。
□ 记者 彭紫薇 文/图
“一院融多元”
复合养老激活幸福密码
冬日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凤灵街道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的房间里,69岁的陈素君老人正悠闲地看着电视。而就在数月前,刚经历截肢手术的她情绪低落,几乎闭门不出。“刚来时她不太愿意和大家交流,现在不一样了,经常让护理员推她下楼晒太阳,还交了不少朋友。”综合体负责人蒲建辰说。
转变,发生在这个由闲置医疗资产焕新而来的养老空间。 这处原属县中医院的旧址经改造后,于2023年底投入运营,成为盐亭探索“开放式复合型养老”的典型样本。如今,这里不仅是42位老人的“新家”,更是一个集长期托养、日间照料、康复娱乐、健康管理、辅具租赁、社区餐饮于一体的“一站式”养老服务平台。
记者走访时看到,一楼多功能厅里歌声飞扬,老人们正兴致勃勃地排练舞蹈;三楼活动区内,护理员带领着老人们做养生拍打操,活动筋骨;几位老人则在棋牌室里悠闲地对弈。“这里吃得好、住得好,每天都乐滋滋的!”86岁的李克珍老人满意地说。
综合体的活力,根植于“开放”与“融合”的运营理念。 它不仅是托养之地,更是一个向全体社区老人开放的公共服务平台,盐亭以此为试点,聘请老年志愿者代表担任执行院长,组建志愿服务团队,并链接老年大学、县级老年协会等资源,将服务从“阵地”延伸至“居家”,为特殊困难老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浴等上门服务,形成了“阵地+居家”的服务闭环。截至目前,该综合体已累计服务老人超千人次,日均服务超50人,长期托管老人42人。
如今,复合型养老的种子正在盐亭更多社区生根发芽。截至目前,盐亭已建成凤灵街道、黄甸社区等多个养老服务综合体,正全力打造“15分钟社区养老服务圈”,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新型社区养老生态圈。

凤灵街道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护理员带领老人们做养生拍打操。
“一餐暖人心”
助餐网络氤氲民生烟火
初冬正午的盐亭县城南街一巷,“社区幸福惠民食堂”里暖意融融。菜品区,蒸肉香气扑鼻,木耳肉片、红烧豆腐、清炒时蔬等十几种菜品琳琅满目。老人们拿着餐盘,像在自家厨房一样挑选着喜欢的菜肴。
“一个人做饭,做多了吃不完,做少了太单调。这里10元就能随便吃,味道好还热闹!”60岁的张仕君是食堂常客,他的话道出了许多独居老人的心声。这间由盐亭县民政局与盐亭县供销社联手打造的食堂,日均接待老人超60人次,已成为解决老年人“吃饭难”的暖心据点。
小小食堂背后,是盐亭县织密老年助餐服务网络的系统谋划。面对庞大的老年群体的助餐需求,盐亭打出了一套“组合拳”:一方面,扎实推进“中央厨房+助餐点”的“1+N”老年助餐网络建设。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1个中央厨房、7个老年助餐点,覆盖文汇社区、城东路社区等多个社区。
另一方面,盐亭积极探索“个人出一点、政府补一点、企业让一点”的多方协作可持续运营模式,让老年人愿意吃、吃得好,也让运营方有动力、能坚持。
“政策补贴是食堂能持续惠民的关键。”盐亭县民政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食堂统一餐标13元,但对60-79岁、80岁及以上老人分别给予3元和5元的补助,真金白银地减轻了老人们的负担。2025年以来,已发放就餐送餐补助11.93万元,惠及老人4万余人次。
从“吃饱”到“吃好”,从“用餐点”到“生活圈”,盐亭正努力将一个个助餐点升级为邻里守望、情感交融的“社区生活枢纽”,开发低盐低脂营养餐、联动本地农产品基地保障食材直供、举办社区节日聚餐等活动,让老年餐桌承载起更多邻里温情。

老人们在社区幸福惠民食堂用餐。
“一改护安全”
智能改造筑牢居家防线
在大兴回族乡尖子村,84岁失能老人赵从修的家里,防压疮床垫、健康监测仪、跌倒监测仪各司其职,这些“智能管家”24小时守护着老人的健康。“万一有情况,手机立马报警,我们在外干活也踏实多了。”儿子赵德可的话语里满是安心。
这些变化源于盐亭推进的困难老年人家庭智能适老化改造项目。作为2025年省级民生实事,该项目以每户最高3000元的标准,为特殊困难老人家庭“量身定制”改造方案,内容涵盖无障碍设施改造、防跌倒处理,以及烟雾/燃气报警器、紧急呼叫器、健康监测设备安装等。
同村71岁的低保户达兴勇也是受益者。家里新增的轮椅、助行器、紧急呼叫器,让他的生活便利了许多。“坐便椅解决了如厕难题,助行器能帮着走动,天气好时还能推着轮椅去村口转转。”家属蒋秀华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一户一策”的精准改造,是盐亭夯实居家养老安全底座的关键举措。项目覆盖永泰、文通等8个乡镇,工作人员逐户走访评估,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目前,全县305户困难老年人家庭的改造任务已完成80%,预计11月底改造全面收官。
适老化改造只是盐亭居家养老服务的一环。当前,全县正为65周岁以上老人开展失能评估,为经济困难失能老人提供家庭“喘息服务”。去年以来,全县已开展居家上门服务9930人次,完成690户特殊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并建立特殊困难老人月度巡访关爱机制,通过“一对一”帮扶解决老年人急难愁盼。
从综合体的多元服务,到老年餐的烟火温情,再到居家环境的安全升级,盐亭以系统思维在机构、社区、居家三个层面协同发力,勾勒出“老有颐养”的温暖图景。
据介绍,下一步,盐亭将持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构建机构、社区居家协同共进的养老服务格局,不断加大公办养老机构投入,加快补齐社区养老短板,同时进一步加强居家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关爱巡访,从不同层面、多个维度,切实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