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州大小事
联合攻关突破技术瓶颈 江油探出甲鱼产业新路径
发稿时间:2025-11-28 08:08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近日,在位于江油市彰明镇的甲鱼养殖基地,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与基地业主四川森林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技术合作协议,通过“驻点攻关+定向研发”模式开展中华鳖新品种培育,为江油甲鱼产业装上“科技芯片”。

 

江油甲鱼养殖基地。记者 陈元松 摄

  近日,在位于江油市彰明镇的甲鱼养殖基地,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与基地业主四川森林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技术合作协议,通过“驻点攻关+定向研发”模式开展中华鳖新品种培育,为江油甲鱼产业装上“科技芯片”。

  在基地技术人员的带引下,记者穿行在一片甲鱼池之间,看见一群群甲鱼在清澈的水中游弋。

  “这只甲鱼是我们自己培育的新品种,名为‘圌山1号’,它是由中华鳖日本品系和黄沙鳖杂交而成的。”基地负责人陈彬从种鳖池里捞起一只甲鱼向记者介绍,基地建立后,从湖南、湖北、江西等地引种一批优质品种。中华鳖日本品系的特点是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而黄沙鳖的特点是颜色好看、裙边宽厚。于是,基地吸纳这两大甲鱼品种的优点,经过不断实验,最终培育出融合各方面优势的甲鱼新品种“圌山1号”,并做到养殖过程全链条可控,确保甲鱼品质优良。

 

甲鱼养殖基地负责人陈彬展示甲鱼新品种“圌山1号”。 记者 陈元松 摄

  2024年,“江油甲鱼”成功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在基地规模化发展过程中,一些‘卡脖子’的技术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这次与长江水研究所达成技术合作,对于我们来说无异于‘及时雨’。”陈彬说,甲鱼的繁育及新品种的培育是一项技术含量高、耗费时间长、资金耗用大的项目。

  根据协议约定,双方将重点在中华鳖品种选育、病害防控、生态养殖模式创新等领域开展联合攻关。长江水研究所将派驻数名技术骨干组成常驻专家团队,为基地提供技术咨询和现场指导服务。以他们培育的“长淮1号”甲鱼拳头品种作为亲本,培育适应川北地区低温的甲鱼新品种,为“江油甲鱼”家族不断“添丁进口”。

  截至目前,江油甲鱼养殖基地年产值达5600万元。针对基地现有面积不足,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短板,基地计划与江油市政府以及涪江沿岸乡镇加强沟通、磋商,争取不断扩大甲鱼养殖面积,力争3年内,基地甲鱼年产量由现在的25万公斤扩展到50万公斤,从而实现年产值1亿元的目标。

  近年来,江油市以争创“现代渔业园区”建设为契机,不断加大水产养殖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力度,提高全市水产养殖质量和效益。同时,通过此次与长江水研究所合作,将系统推进甲鱼产业从传统养殖向智慧种业转型,让“江油甲鱼”游向全国,持续擦亮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金字招牌”。

  (记者  陈元松)

  编辑:谭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