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区县新闻 > 北川
【北川】国庆中秋假期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97.97% 北川 特色文旅体验“吸睛”又“吸金”
发稿时间:2025-10-13 08:49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国庆中秋假日期间,北川累计接待游客85.8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96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33.8%和97.97%,几近翻番的收入增长尤为夺目。

  

  国庆假期,游客在九皇山景区跳沙朗。  

  金秋十月,羌歌悠扬,羌山大地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与活力。禹王广场上,羌绣传承人飞针走线,灵动如精灵在布面穿梭,引得观众阵阵惊叹;石椅羌寨中,欢歌笑语伴着咂酒醇香随风飘荡,似欢快的羌韵乐章在山间回响;大熊猫动植物园内,国宝萌态可掬,瞬间融化了每一位游客的心……

  国庆中秋假日期间,北川累计接待游客85.8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96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33.8%和97.97%,几近翻番的收入增长尤为夺目。近年来,北川深耕“大禹”“大爱”文化、“大熊猫”IP资源,以核心文旅活动为引擎,高效整合“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不断拓宽产业边界,激发消费活力,绘就出一幅“文旅兴、百姓富”的绚丽画卷。

  □ 杨国华 张延 记者 唐舒琪 文/图

  文化“活态”传承

  非遗焕新+科技赋能,擦亮特色旅游金招牌

  10月4日,北川新县城禹王广场人声鼎沸,2025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北川)国庆中秋非遗购物节在此火热开启。数十个非遗展位有序排布,构成一座“流动的非遗博物馆”。

  羌绣展位前,传承人凝神静气,飞针走线间,五彩丝线仿佛被赋予生命,在布料上精准勾勒出古老的羌寨云纹与羊角花纹,繁复精美的图案吸引游客驻足观赏。不远处的草编摊位上,清香的粽叶在指尖灵动翻飞,不一会儿,一只栩栩如生的蚂蚱跃然手中,引得孩子们阵阵欢呼。水磨漆展台前,光泽温润如玉、纹理细腻如波的漆盒茶具,在阳光下流转着低调奢华的光泽,吸引游客频频驻足,细品那份穿越时光的匠心。

游客带孩子体验模拟飞行

  “快看,这是我编的!”来自广元的童先生兴奋地举起在老师指导下完成的草编作品,脸上满是成就感,“跟着老师学羌绣、草编,既亲身体验了羌族文化的魅力,又能带走独特文创好礼送朋友,真是不虚此行!”

  这场非遗集市,不仅让八方游客过足“非遗瘾”,更给非遗传承人搭建了直面市场的宝贵平台。草编传承人王兴碧一边忙活一边感慨:“以往作品多在展馆静态陈列,如今搬到人来人往的广场,和游客面对面交流,不仅直接带动手工产品销量,更能让更多人在互动中深入了解、真心爱上这门老手艺。”据统计,国庆中秋期间,羌绣、草编等非遗文创产品销售收入较去年增长31%。

  与此同时,北川大禹文化陈列馆内,全息投影、AR交互等20余项前沿科技被巧妙运用。在一处AR体验区,市民周先生正带着孩子,通过手持设备与屏幕中的“大禹”互动。“太生动了!”周先生赞叹,“借助AR交互技术,原本枯燥的文字和图片,变成了有趣直观的数字化演绎。孩子们通过亲身互动,真切感受大禹治水的艰难与非凡智慧,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奉献担当精神,理解也更深刻。”

  科技赋能,让静态文化“活”起来,也让厚重历史变得可感、可触、可共鸣。国庆中秋期间,北川大禹文化陈列馆互动体验率高达 80%,累计接待游客1万余人次。

 

沉浸式光影体验馆亲子互动

  乡村“打卡”升温

  特色体验+民俗活动,激活全域旅游新引擎

  “清凉凉的咂酒勒……”10月5日,曲山镇石椅羌寨在秋日暖阳下格外热闹。寨门上方羌红高挂、随风飘扬,来自重庆的吴女士一家沿着青石板台阶缓缓而上,瞬间被浓郁的羌族风情吸引。身着民族盛装的羌族同胞早已在寨门等候,笑容灿烂地为客人系上象征吉祥的红绸带,双手敬上醇香甘冽的咂酒。

  夜幕降临,羌寨广场中央篝火骤燃,“轰”的一声烈焰腾空,照亮夜空也点燃众人热情。羌歌响起,身着传统服饰的羌族儿女跳起欢快的沙朗舞,舞步铿锵、歌声嘹亮。游客们深受感染,纷纷加入其中,男女老少手挽手围着篝火尽情舞动,火光映着笑脸,欢声笑语在山谷间回荡。“北川太好玩了!今天和各族同胞手挽手唱祝酒歌、跳沙朗,特别开心放松!”吴女士兴奋地说。

  石椅村党支部书记陈爱军介绍,节日期间村里20余家民宿房间早早被预订一空,日均游客接待量较平日激增300%。村里还依托优良生态与羌族文化,精心策划推出5条特色旅游线路,满足不同游客需求。

  在通泉镇神木寨村,一场别开生面的“农具体验课”在田间地头上演。犁、耙、扁担、风车、水车等传统农具“重登舞台”,身着羌族服饰的村民现场演示犁地、扬谷、踩水车等农活技巧。来自西安的蒲先生带着儿子,在村民的指导下小心翼翼扶起犁耙尝试驱动;另一边,孩子们兴奋地摇动风车,看着谷粒与秕谷分离,满是好奇。“孩子平时只在书本上看见过这些农具,今天能亲手摸、亲自试,知道了很多农耕知识,收获不小!” 蒲先生笑着说。

  “红旗招展,龙狮起舞,老农具焕新生,游客笑语盈盈——我们就是要让传统民俗在当下重焕活力,让大家既能留住乡愁记忆,又能感受到热闹的节日氛围。”西羌神木寨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连秀道出打造体验项目的初衷。

  据了解,国庆中秋假日期间,北川乡村旅游接待游客26.65万人,实现乡村旅游综合收入1.53亿元,全县民宿累计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平均客房出租率约84%,真正实现了“人气”变“财气”。

羌族情景剧《云朵上的尔玛》

  业态“破圈”融合

  新场景+惠民举措,拓展文旅消费新空间

  新业态、新场景引领北川文旅消费成为时尚。在永昌机场,一架飞机呼啸升空,尾部拉出长长白烟,在蔚蓝天空划出优美弧线,精彩的飞行表演吸引地面众多游客观赏。

  除了观看表演,游客还可以在专业教练指导下进入模拟体验舱,通过5D动感平台与VR全景视窗,模拟永昌机场到九皇山等景区的定制航线飞行,体验当“飞行员”的感觉。“第一次开战斗机飞行模拟器,太刺激了!失重、俯冲的感觉很真实,视野也超级棒!” 来自甘肃的游客张先生从模拟舱出来,意犹未尽地说,“要不是后面排队人多,真想再体验一次!”

  另一边,无人机足球赛场同样热闹非凡。年轻人手持控制器,全神贯注操控无人机在空中灵活穿梭、急速转向争抢进球,科技感与竞技性十足,喝彩声、欢呼声此起彼伏。

  华灯初上,大型原创实景剧《云朵上的尔玛》在北川文化馆尔玛剧场精彩上演。嘹亮歌声、优美舞姿、新颖故事再现羌族人生活。“演出太震撼了,很有特色!让我对羌族历史、文化和生活习俗有了更直观的了解。”游客杨女士高兴地分享感受。

 

游客在北川大熊猫动植物园内观看熊猫

  走进北川大熊猫动植物园,这里更是欢乐的海洋:动物趣味巡游、小丑魔术互动、亲子协作游戏、独具特色的熊猫餐厅……围绕国宝打造的沉浸式体验项目,吸引八方游客。“现场氛围太热烈了!不仅能近距离看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还能和‘熊猫人偶’合影,坐这么可爱的熊猫公交,心都被治愈了!”来自甘孜的游客曲吉措姆兴奋地说。据统计,国庆中秋节日期间,大熊猫动植物园吸引游客超3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145.5万元。

  在九皇山景区,“秋季徒步领奖牌”活动火热进行。作为九绵高速上的重要旅游节点,九皇山景区常态化开展观赏羌族传统婚礼、与羌族神话NPC互动巡游、观看露天星空电影等活动,为游客提供更多元的文化体验和沉浸式旅游服务。据统计,节日期间九皇山景区接待游客4.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687万元。

  此外,北川还精心策划推出免费品尝北川腊肉、苔子茶,特定区域免费停车、游乐项目减价优惠、赠送模拟飞行体验票等惠民促销活动,吸引游客2万余名,直接拉动消费近800万元。

  景色宜人焕新颜,文旅融合扬风帆。面对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北川羌族自治县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北川将坚定不移贯彻“文旅兴县”发展思路,持续深入挖掘大禹文化、羌族文化、感恩文化的深厚内涵与时代价值,坚持文化赋能,大力推进产业融合、产品培优、服务提升、人才引育、品牌营销“五项工程”,促进农业、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加快将北川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禹羌文化全域旅游目的地,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文旅动能。

  编辑:谭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