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绵投垃圾焚烧厂厂区
截至7月30日,全市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占比大幅下降至9.1%,较去年同期锐减17.4个百分点,达到国家考核要求的10%以下关键线
绵阳新闻网讯 8月13日,记者走进位于涪城区杨家镇的中科绵投垃圾焚烧厂看到,巨大的焚烧炉不停夜运转,处理着城市每天产生的巨量生活垃圾。高效焚烧的背后,曾有一道棘手的难题:每年产生的约1.4万吨飞灰,作为危险废物,长期依赖填埋处置,不仅占据宝贵土地,更潜藏环保隐忧。
“此前,这些飞灰经过预处理,检测合格后进行填埋处置。”绵阳中科绵投环境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柳青指着远处曾作为飞灰归宿的填埋场区域说,“虽然基础无害化目标达到了,但代价是宝贵的土地资源被大量占据,长远安全与环保的忧虑也如影随形。”
飞灰资源化利用的核心难关在技术。对此,市生态环境局联合住建等部门组建工作组,深入全市2家焚烧企业,开展“点对点”精准帮扶。在中科绵投垃圾焚烧厂,技术攻坚聚焦于现有工艺的前端改造——增设飞灰散装口,依托省内现有飞灰利用处置设施,优化飞灰处置方式,实现了我市飞灰资源化利用“零的突破”。
如今,填埋场压力正悄然减轻。柳青介绍,通过资源化利用以后,有效降低了飞灰的填埋量。接下来,中科绵投将持续依托控股企业“中科环保”的科技创新优势,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引领,紧扣“双碳”战略并服务国家生态环保要求,加大焚烧飞灰的研发力度,实现焚烧飞灰资源化利用的高标准、高要求。同时,服务于国家美丽中国建设2030年危险废弃物填埋量较产生量控制在10%以内。
这一突破背后,也是绵阳对“无废城市”建设目标的精准攻坚。聚焦危险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核心目标,我市以清晰政策导航,将危险废物填埋控制明确写入《绵阳市“无废城市”建设2025年重点工作清单和工程建设项目清单》,并纳入年度重点任务与目标考核体系,为全市危废治理定下了“路线图”和“责任状”。
与此同时,实现危险废物减量与资源化,治理力量更在源头被激活。我市结合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等行动,深入园区和企业一线,广泛宣传国家关于限制危废填埋、支持资源化利用的最新政策导向与技术标准,并鼓励涉危险废物单位优先采用综合利用、减量化处置等新技术新方式,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据了解,通过严控危废填埋处置、突破飞灰资源化利用瓶颈等多措并举,截至7月30日,全市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占比大幅下降至9.1%,较去年同期锐减17.4个百分点,达到国家考核要求的10%以下关键线,成功打破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填埋处置的传统路径依赖,为“无废城市”建设注入强劲动能。(涪城融媒 记者 尹秦 王泽宇 见习记者 刘燚 文/图)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