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明确提出:要发展7条特色产业新赛道,其中包括“激光及太赫兹技术应用”。
对此,绵阳正以激光技术为核心,推动与太赫兹等技术的融合发展。这背后,有何发展“密码”?一个关键词解锁答案:建圈强链。
10月20日,在绵阳科技城光子技术研究院的实验室里,研究人员正在各自的实验室内,分别进行着辐射光致发光剂量计研发、傅里叶变换光谱仪产业化等项目的研究工作。
这所由游仙区政府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共同成立的绵阳科技城光子技术研究院,旨在打造高能级激光科技创新平台,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

当前,该院正聚焦“先进激光技术、微纳智能制造、高精度科学仪器”三大核心领域,发挥其熟悉院所、懂技术的优势,推动一批创新成果转化,目前已实现6个项目同时孵化,其中2个项目拟于年底完成转化,成立项目公司。
“强激光的一些技术可以‘向下兼容’,能够拓展出许多新的应用场景。”绵阳科技城光子技术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绵阳在大力推进以激光技术为代表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同时,与中物院合作共建高功率光纤激光技术联合创新中心、光子技术研究院等激光产业协同创新平台,打造了集“激光研发、激光材料、激光器件、激光装备、激光应用”全产业链为一体的激光产业园基地——中国(绵阳)科技城激光技术应用产业园。
目前,激光产业园已签约项目40个,今年新签约项目13个,产业链营收增速居全市前列,激光技术应用及太赫兹产业这条“新赛道”也正在此“加速起势”。

以2023年入驻于激光产业园的四川华昌聚变智能电气有限公司为例,这家致力于脉冲功率技术研究及其应用的“小巨人、高精尖”研发科创型企业,通过自身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如今,在脉冲功率技术领域拥有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核心器件全部自主可控。
“我们自主研发的脉冲功率设备,国产化率达到了97%,替代了进口,技术达到了国内第一、国际领先水平。”华中华昌董事长张敏表示,“今年公司总产值预计将达6亿元,力争今年年底完成8亿元。我们也在计划扩建扩产,引入新的项目、持续投入新的板块,为绵阳的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这只是绵阳激光技术应用及太赫兹产业加速成势的缩影之一。在这背后,是一系列的重点链属企业正通过与院所的不断深化协作配套实现壮大发展。
“今年以来,游仙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587’重点产业建圈强链决策部署,依托于‘紧邻院所’的优势,把激光及太赫兹技术应用产业发展作为光子科创城建设主攻方向,高效运行‘六个一’工作机制,举全区之力集中攻坚,全面完成产业园一期建设,建成高品质厂房77万平方米,光子科创城承载空间进一步拓展。”游仙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婧超表示,“此外,我们新签约产业项目13个,其中,中惠联创特种光纤器等4个项目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

“追光”的故事不止于此
绵阳正持续围绕建成
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光子科创城”
全力推动激光技术应用
及太赫兹产业建圈强链
(记者:周钰,李媛媛,胥江)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