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德明 王冉
唐俊高多重叠加的文学身份值得强调。这些年来,他以小说家、散文家、诗人的身份参与文学实践,在各领域实绩颇丰,获得广泛关注。除了早已声名在外的长篇小说《一湖丘壑》,他今年5月由文汇出版社推出的散文集《走过》,亦是有力明证。全书选编35篇散文,分三辑,凡18万字,多数题材与作家家乡有关,状写山川河流、人文胜迹、历史幽微与现实状态,情感真挚动人。
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充满了太多令人唏嘘的东西,许多曾经美轮美奂的事物已变得模糊依稀,生活中呈现出不少杂乱不堪的遗憾,这是一种令人失望和不安的情形。但唐俊高的作品中始终洋溢着积极的意象,有一种朝气和笑容的深情。这是当下许多散文本该做到而未能具备的难得品质,也是不少职业散文家缺乏人文情怀的症结所在。今天的散文创作中,不乏阴暗、自私、沮丧之作,缺乏诚意,让人看不到希望与光亮。一些作家看似什么都看穿、看透、看破、看淡,字里行间充满仙道与禅意,实则难以掩饰对生活世界认识的浅薄与轻浮。
在《走过》中,最可贵的是作家向读者出示了一种真诚的高尚,一种发自内心、不带夸饰的鼓舞气息。即便书写那些不堪回首的岁月,他也能将艰辛与不易写得幸福、满足,甚至略显陶醉。这是对生活的尊重与膜拜,既是一种写作伦理,也是一种认知境界,彰显了作家高格的人生态度,值得倡导的反常态、反表象的价值书写。
这部散文集的突出之处,首先在于语言细腻生动,充满鲜明的地域色彩。唐俊高善于运用地方语言的语音特征和词汇特点,在西南官话中显示独特的表意优势。通过灵活的构词方式,展现方言的生动性与创造力,兼具幽默、豪爽的文字特征。例如,“那匹被乡里人戏谑为‘抱鸡婆’的手扶式拖拉机,也被强制重新投胎,跑成了在水泥路、高速路上撒野的‘汽棒’”(《我欠沱江一次伴流》),“老爸进去把它‘惩住’,免得它又跑到我们资阳来吓你”(《我的汶川兄弟》)。这种诗性语言源于作家对家乡语言的深厚感情和柔润潮湿的内心,既体现天然的血脉扭结,形成别具风采的人生哲学内蕴,又超越现实的文学地理空间,构建崭新的意义领域。
在这本集子中,互映互文,大俗大雅,诗性与朴素均显上乘。久违的原生态语言令人深感柔和沁香、丝滑细腻,无法掩饰内在优雅质感的灵秀、灵动与粗中有细的轻逸品格,同时为研究西南官话提供了鲜活案例。
其次,深情吟咏毕生牵挂的醇美乡音,是作家创作本土性和辨识度的有效标志。唐俊高始终植根于四川沱江中游那一方鲜活水土,将家乡的人事、山水、掌故、乡愁、亲情、风俗等抒写得柔情蜜意、永生珍贵,家国意识与故园情怀有机同构。多年来,无论是小说、散文、随笔还是诗歌,这种写作向度都很典型。《走过》看似抒写大世界里的小情趣,实则讲述作家历经世事之后那些珍贵的生活秘密。
“每当我在讲述文学故事的时候,眼神似乎退进了大脑,又从大脑腾跃而出,扶摇而上,飘在了川中这片广袤的浅丘上空,观照着这片亘古大地的万千生长……毕竟,此心安处是吾乡”(《故事有故乡》)。这种对家乡历史印痕的打捞、重释与梳理,既是缅想故土文化、承传历史的自然初衷,也是借助往昔阐释当下的主体自觉。作品中对家庭与亲人的书写,如“老娘就这样,凭着一己之力,跌跌撞撞地成了城里人……老娘精神失常了……师父自出家后,就再也没回过家”(《一座城,一个人》),构架了作家对社会、家庭、亲人的理解,文字背后可见生活的多种可能性,以及作家对柔软亲情的体悟与温暖宽阔的胸怀。
第三,激越慷慨而又宽阔流畅的俊朗文风,构成了作品独特的文体风格。唐俊高的散文看似无为而为、随心所欲,没有外在结构的限制,实则在自然转合中形成松弛愉悦、空阔豁达的特质。《走过》或许会让初读的读者产生误解,认为文字多面向内心体验的抒怀,放大了自我小天地的感官信息,遗漏更丰富的现实内容与辨识空间。然而,这种写法恰恰需要宏阔的思想支撑,更需要理性的专注、关切与持续的热情,在极大的叙述自由中显示文字的深度。
作品在提供知识、趣味和想象力的同时,还呈现了求知的方法和精神的维度。“嗤——你连和平路都没去踩一趟?我们泥脚杆,离城八十里,有些是一辈子也进不了一趟资阳城的。但凡进了资阳城而没去和平路,是要遭侉的。进没进过资阳城的都要侉你,把你侉惨。那可是老资阳城的脸面了”(《和平路》)。这种自足而坦然的文本姿态,以亲切的语调成就了现代与历史交互运行的错落之美,激发散文温润诗意的生成,使汉语表达获得一种隐含的哲学气质。
不可否认,这部散文集中仍有个别篇什写得较为匆忙,打磨不够,存在随顺的平面化倾向;部分地方表象化记录痕迹稍显明显,缺乏更深邃的挖掘与圆融纯熟的炼意,思想烛照与人性境界的力道尚需加强;文稿质量也存在不稳定、不平衡的状态。在全球化与本土化博弈日渐激烈的今天,唐俊高的散文或许还需在传统经验叙事基础上探索更多独创与新意。
总体而言,《走过》提供了本土化与现代性相互凝合的可贵样本。期待作者以坚定的写作意志和充沛的生命热情,早日形成专属自己的散文叙述景观,在日常叙述中持续书写心灵的交汇与生命的光亮。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