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云珍羌绣作品《羊角花开 情意绵长》赠送给甘孜队 记者 陈冬冬 摄
绵阳新闻网讯 11月1日19时30分,在绵阳九洲长虹队与甘孜有机牦牛队的比赛开场前,党的二十大代表、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羌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陈云珍耗时2个月绣制的《羊角花开 情意绵长》作品,由她的女儿杨红莉赠送给甘孜队。
这幅凝聚匠心与祝福的作品,以绚丽的彩线绣出团结之花,织就平安愿景。这不仅是一幅珍贵的羌绣艺术品,也是绵阳这座城市“传承大爱、感恩奋进”的生动体现。
手持银针,指尖轻点,在非遗工坊里,栩栩如生的羊角花在陈云珍的巧手下勾勒。陈云珍自9岁随母学艺,深谙羌绣“一针一线皆文化”的精髓。
“完成一件羌绣作品,往往要耗费数天甚至更长时间。”陈云珍说,“光是前期准备就要花费很多心思,比如说图案要保留羌族传统纹样的神韵,还要符合现代审美,颜色搭配也要反复琢磨,要鲜艳明快,还要和谐自然。”
陈云珍的家乡是北川羌族文化的核心区。作为古老的西羌后裔,她从小枕的是羌绣枕帕,穿的是羌绣衣裳,浸润在深厚的民族文化中。后来,在擅长羌绣的外婆、妈妈的熏陶和指导下,陈云珍迅速成长为能绘、能画、能剪、能裁、能织、能绣的全能型羌绣能手。
陈云珍还成立了云珍羌绣专业合作社,系统整理出30余种传统针法,带领团队走遍北川19个乡镇,为留守妇女开展羌绣技艺教学。截至目前,已累计培训2万余人次,带动500余名妇女实现居家就业,培养市、县级羌绣传承人4名、高级绣娘50余名,实现人均增收2万元。(川超绵阳队联合报道组)
编辑: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