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区县新闻 > 涪城
【涪城】三维一体传承“文韵活力之福”
在文化保护、活化利用、体验供给上持续发力
发稿时间:2025-09-23 09:05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锚定文化遗产的“根”与“魂”,涪城区明确提出“聚焦文化保护利用,健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制,强化非遗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扩大优质文化体验供给”,为全区文旅融合发展指明了路径。

 

川剧表演走进社区校园

  清晨,阳光洒向涪城区丰谷镇绵州汇馆,拼布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顾玥瑜正俯身整理着即将用于研学课程的工具。不远处,几名小学生围坐在一起,学着用布制作“绵阳拼布”。

  这一幕,正是涪城区围绕传承“文韵活力之福”,在文化保护、活化利用、体验供给上持续发力的生动实践。

  锚定文化遗产的“根”与“魂”,涪城区明确提出“聚焦文化保护利用,健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制,强化非遗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扩大优质文化体验供给”,为全区文旅融合发展指明了路径。

  □ 唐沁园 记者 尹秦 文/图

  筑牢保护根基 让文化遗产“焕新颜”

  “这些出土文物见证了涪城的历史变迁,必须好好保护,让它们在新时代焕发生机。”在涪城区文物库房,工作人员正小心翼翼地整理着普查登记的文物。涪城历史悠久,新中国成立以来出土众多文物,丰富的文物资源是当地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为让文物从“沉睡”走向“唤醒”,涪城区坚持文物保护与非遗传承并重,着力构建文化遗产全链条保护传承机制。

  涪城区文化馆馆长谢莉介绍,当前正在开展的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不仅能全面摸清辖区文物家底,更能在普查过程中锻炼培养一批专业文保人才,为后续科学规划保护、激活文化遗产时代价值奠定基础。通过普查,一批此前未被充分关注的文物得到系统梳理,后续将根据文物特点制定个性化保护方案,让每一件文物都能得到妥善守护。

“涪鸥”芭蕾舞表演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涪城区聚焦活态传承,下足了“绣花”功夫——

  一方面,深化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调查挖掘与系统梳理,持续推进各级非遗项目申报工作,不断完善非遗保护名录体系。截至目前,涪城区已有多项非遗项目入选省、市两级保护名录,涵盖传统技艺、民俗文化等多个领域。

  另一方面,通过搭建传承平台、开展传承活动、提供政策支持等方式,壮大非遗传承人队伍,切实加大非遗传承力度,让传统技艺与文化习俗在新时代焕发生机,为传承“文韵活力之福”注入源源不断的非遗生命力。

  创新融合路径 让非遗传承“有活力”

  非遗不能只停留在名录里,更要走进生活、走进人群。“强化非遗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在丰谷镇找到了生动实践。

  “我们通过‘文旅+’实践,实现非遗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丰谷镇党委书记李坤介绍,其中,聚焦“文旅+非遗”,持续提升绵州汇馆非遗传承基地品质,支持市场主体举办各类非遗特色活动,吸引更多绵阳本土非遗项目汇聚丰谷镇,促推非遗活态传承。

  在此基础上,创新“非遗+研学”,整合辖区资源,开发绿色农耕、红色史诗、古色非遗、蓝色科技“四色”研学课程,扩大非遗传承力和影响力。

  绿色农耕研学课程,让学生走进田间地头,体验传统农耕技艺,了解农业文化;红色史诗研学课程,依托当地红色资源,讲述革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古色非遗研学课程,邀请非遗传承人授课,让学生亲手体验剪纸、刺绣、陶艺等非遗技艺;蓝色科技研学课程,将非遗体验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巨星演唱会

  从“文旅+非遗”的阵地建设,到“非遗+研学”的内容创新,涪城通过多元业态融合,让原本小众的非遗项目走进大众视野。游客可以在绵州汇馆体验传统技艺,学生能在研学课程中感受文化传承,“文韵”与“活力”实现深度融合。

  截至目前,涪城区已与多所学校建立合作关系,累计开展研学活动数百场,惠及学生上万人次。“非遗+”多元业态的打造,让原本小众的非遗项目走进大众视野,实现“文韵”与“活力”的深度融合,为传承“文韵活力之福”提供了具体的体验场景。

  贴近百姓生活 让文化滋养“润心田”

  如何让文化真正融入群众日常生活?涪城区提出“阵地+活动”双轮驱动策略,进一步让优质文化资源深度融入群众生活,切实提升市民的文化获得感与幸福感。

  在阵地建设方面,涪城区精准施策,充分发挥不同场所的功能优势,为群众提供多样化文化体验空间。依托南河体育馆,引进更多大型演唱会、音乐节等时尚文化活动,满足年轻人对潮流文化的需求。

  同时,针对喜爱经典文化的群众,涪城区依托绵州大剧院、虹苑剧场、电影院等场所,引进更多精品舞台剧、话剧、脱口秀、首映式等文化活动。

 

农业主题公园成为绿色农耕研学基地

  绵州大剧院作为涪城区标志性文化场馆,常年引进国内外优秀剧目,为群众带来高品质的文化盛宴。前不久,一场经典话剧在绵州大剧院上演,演出门票一经发售便迅速售罄,足见群众对优质文化的认可。

  不止于此。涪城区还依托金西湖、天青苑等阵地,持续开展“川剧扎根”“涪鸥芭蕾舞”“科技之眼·涪江回响”无人机展演等文化惠民活动——

  “川剧扎根”活动,邀请川剧名家走进社区、校园,开展川剧表演和教学,让更多人了解川剧文化;“涪鸥”芭蕾舞表演,将西方艺术与本土文化相结合,为群众带来独特的艺术体验;“科技之眼·涪江回响”无人机展演,通过数百架无人机在空中排列出各种造型,展现涪城的历史文化与发展成就。

  从时尚的演唱会到经典的川剧,从沉浸式的舞台剧到科技感的无人机展演,涪城区通过差异化的阵地与活动组合,让“文韵活力之福”全方位融入不同人群的生活、覆盖多元场景。无论是年轻人、老年人还是青少年,都能在丰富的文化活动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真正实现文化与生活同频共振。

  如今,随着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制的不断健全、非遗活化利用的持续强化、优质文化体验供给的不断扩大,涪城正以文化为笔、活力为墨,在文旅融合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努力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让群众在文化滋养中收获更多幸福。

  编辑:谭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