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区县新闻 > 梓潼
【梓潼】“路衍经济+”铺就全域振兴快车道
发稿时间:2025-09-10 10:02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近年来,梓潼县按照“三高三线一网”的发展思路,围绕绵苍、绵广扩容、茂三3条高速,构建北上南下便捷交通大通道;以G108线、G347线、S209线3条国省干线为重点,搭建干线公路主骨架,形成15分钟快速通达景区、产业园区的捷运体系;以乡村道路为重点,通过幸福美丽乡村路等农村公路实现采果赏花、度假休闲等乡村旅游景点的有效联接。“快进慢游”交通体系在梓潼已现雏形。


  原标题:交旅融合、智慧赋能、民生反哺……

  梓潼:“路衍经济+”铺就全域振兴快车道

绵苍高速七曲山互通



  近年来,梓潼县按照“三高三线一网”的发展思路,围绕绵苍、绵广扩容、茂三3条高速,构建北上南下便捷交通大通道;以G108线、G347线、S209线3条国省干线为重点,搭建干线公路主骨架,形成15分钟快速通达景区、产业园区的捷运体系;以乡村道路为重点,通过幸福美丽乡村路等农村公路实现采果赏花、度假休闲等乡村旅游景点的有效联接。“快进慢游”交通体系在梓潼已现雏形。

  作为全市唯一入选四川省第三批“交通强县”试点县(市、区),梓潼紧扣“发展路衍经济,盘活存量资产,振兴县域经济”核心任务,以“路衍经济+”模式为抓手,创新“交旅融合+智慧赋能+民生反哺”机制,推动交通网络向经济走廊跃升。试点建设以来,成功打造1条路衍经济示范带,联动A级景区6家,盘活公路闲置资产15处,年新增经济效益约2亿元,基本形成交通支撑产业、产业反哺交通、交产振兴经济发展新格局。

 

励志大道-绵广扩容高速两弹城连接线

  “路衍经济+交旅融合”   打造交旅样板工程

  梓潼积极建设“快进慢游”的交通体系,围绕“度假仙海湖·祈福七曲山·励志两弹城”精品旅游东线开展公路旅游化改造,梓潼高速公路景区连接线祈福大道、励志大道和七曲山环山公路深度结合“祈福七曲山,励志两弹城”文旅主品牌,率先完成道路旅游化改造。

  同时,收费站结合景区主题打造,高标准建设连接线全线,公路绿化率达100%,实现高速到景区的无缝衔接,营造了沉浸式的旅途体验。七曲山环山旅游公路已成功承办中国公路自行车职业联赛,破圈形成“交体旅”多维联动。

  梓潼拓展高速、国省道服务配套功能,在绵广扩容高速以两弹城互通为核心,重点打造以“三线建设”为主题,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两弹城超级服务区,拓展中国两弹城景区体验范围,力争建成全省范围内具备交旅融合示范效应的水畔服务区;提升交通引流能力,更新高速及普通国省道标识标牌15处。优化充电设施布局,新增充电桩96个,实现全县16个乡镇以及重要旅游干线充电基础设施全覆盖。

  以园区、景区道路为微循环,扩展交产融合示范带辐射范围。“十四五”以来,梓潼县已建成幸福美丽乡村路66公里,连通千佛岩、鸭鹤岩、潼江河谷等乡村旅游目的地,构建便捷通达、风景优美的旅游公路网络。试点开展以来,地区商品转销率达到38%,地方特色农产品实现收益约130万元,乡村旅游人数年均增速达46%,梓潼县许青路入选全省“十大最美农村路”。

“军民一家亲”文化桥梁东方红大桥

  “路衍经济+智慧赋能”   重塑管养服务生态

  梓潼积极推进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在国省干线重要节点全面铺开运用不停车检测系统,该系统能在不影响车辆正常行驶的情况下,快速准确自动检测车辆超限超载情况,极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减少交通拥堵、降低人工成本、提升执法效率。未来将通过梓潼智慧交通项目落地实施,实现公路数字化设施国省干线全覆盖。

  针对公路管养新兴技术应用场景少、机制不完善、综合效率低等问题,梓潼积极探索“高效低碳、提质降本”技术应用新模式,在全市率先应用公路养护“四新技术”,采用沥青冷补料实现-15℃至50℃环境下的快速修补,相较于传统工艺减少碳排放30%,在G347线等养护工程中推广温拌沥青技术,通过降低施工温度实现二氧化碳年减排量超500吨。

  为确保“四新技术”推广工作顺利推进,梓潼先后组织培训会、推广会,配套制定《建立健全产业增收反哺交通建设养护资金保障机制的实施方案》,建立全链条反哺公路建养体系,推动“四新技术”等新兴技术落地落实。

祈福大道-绵苍高速七曲山互通连接线

  “路衍经济+民生提质”   释放普惠共享红利

  针对山区公路资产闲置率高、传统服务区功能单一、偏远乡村民生服务薄弱等问题,梓潼创新打造“司机之家+停车驿站+智慧能源站”综合养护服务中心,为S209、XB15、X123三条重要山区公路供给产品转销、文化体验、充电补给、智慧管理、应急救援等服务,推动服务区从单一功能向综合枢纽转型,展销商与京东物流共建冷链展销中心,许州蜜柚等农副产品实现“采摘—发货”8小时直达。

  在道路沿线合理布局加油站、观景平台等便民设施4处,利用闲置“零星用地”建成微型服务节点6个,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盘活利用交通闲置资产,将“902交运处”旧址盘活利用,改造提升为集文化、商业、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文化公园,将交通故事与民生日常有机结合,助推交通文化破圈发展。推动东方红大桥文旅化改造,挖掘桥梁建设历史,增设观景宣传点,将闲置桥梁转型为“军民一家亲”文化桥梁。(记者 刘晓东 文/图)


 

     编辑:郭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