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区县新闻 > 三台
【三台】垃圾分类点亮绿色生活
发稿时间:2025-09-02 09:51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清晨,在三台北坝镇北塔景苑小区,居民们拎着分好类的垃圾袋,熟练地投入不同颜色的垃圾桶中。“厨余垃圾放绿桶,其他垃圾放黑桶,现在家里的小娃儿都比我们分得清楚。”小区住户何女士笑着说,“以前垃圾桶周边总有异味,现在好了,大家都自觉分类,小区环境干净多了,住着更舒心。”


  原标题:垃圾分类点亮绿色生活

  让城市更洁净 居民更舒心


  清晨,在三台北坝镇北塔景苑小区,居民们拎着分好类的垃圾袋,熟练地投入不同颜色的垃圾桶中。“厨余垃圾放绿桶,其他垃圾放黑桶,现在家里的小娃儿都比我们分得清楚。”小区住户何女士笑着说,“以前垃圾桶周边总有异味,现在好了,大家都自觉分类,小区环境干净多了,住着更舒心。”

  这份“舒心”,源于三台县近年来全域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不懈努力。一场关乎人居环境、文明习惯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变革,悄然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

  

学生在垃圾分类科普馆参观
 

  顶层设计先行 绘就垃圾分类“路线图”

  垃圾分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离不开科学的顶层设计和坚实的制度保障。今年以来,三台县对标省、市相关文件要求,紧密结合本县实际,制定出台《三台县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计划》《三台县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

  这些文件不仅明确了垃圾分类的标准、目标和实施路径,更关键的是进一步细化了各乡镇(街道)、部门、单位的责任分工,构建起“条块结合、以块为主、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确保了各项工作任务有人抓、有人管、能落地,为垃圾分类工作的有序高效推进描绘了清晰的“路线图”。

  为保障全县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有序推进,三台县成立了以县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分管副县长具体统筹、县级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具体落实的工作推进体系,统筹协调好各相关单位工作职责,强化分工合作,共同做好垃圾分类前端设施设置、中端垃圾收运等相关工作。县住建局等各有关部门不断健全标准规范、加强行业指导,切实承担主体责任,不断完善各级部门联动机制,落实属地责任,形成党建引领,社区居委会、志愿者队伍、物业等多方力量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龙树镇垃圾分类收集点
 

  分类处置增效 打通资源循环“产业链”

  三台县在狠抓源头分类的同时,大力提升末端分类处置能力,着力打通垃圾变废为宝“最后一公里”,真正实现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作为全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创建先行县,三台县先后在41个行政村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建设,古井、西平、三元等乡镇建立分类收集转运站(房)、设置垃圾分类收集点,完成城区示范小区创建39个,通过积分兑换方式引导群众开展垃圾分类,实现从源头减量,最大限度回收利用。

  同时,对已建成的潼川镇蟠龙社区、北坝镇北塔社区、梓北社区等示范片分类设施全覆盖,在建大件垃圾处理场1座,集中力量建设全县示范片区。2023年完成全县公共机构全覆盖示范创建,建设垃圾分类科普馆1座,通过积累工作经验、创新工作方法,形成“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推进全县垃圾分类工作再上新台阶。

  2024年至今,全县已规范收集餐厨废弃物达5.8万吨。这些曾经的“汤汤水水”如今被精准分流:固体残渣用于黑水虻养殖,转化为高蛋白饲料;废弃油脂则统一出售给有资质的生物柴油公司,成为绿色能源原料,实现了价值再生。

  更为可观的是其他生活垃圾的处理。同期,三台县焚烧处置生活垃圾总量高达55万吨,巨大的垃圾量如何转化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答案就在位于县内的中科再生能源有限公司。

  走进公司的垃圾焚烧发电车间,轰鸣声中,两座完成技术改造的巨型锅炉正昼夜不息地高效运转。成千上万吨垃圾在此经过高温烈焰的洗礼,化腐朽为神奇,转化为照亮千家万户的清洁电能。截至目前,已累计发电2.4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了大量标准煤,减少了碳排放。同时,处理渗滤液10万吨,有效防止了二次污染,筑牢了环境安全防线。

  “今年上半年,公司针对锅炉原有不足,投资3121.80万元启动了技改增效项目。”公司锅炉工程师马旭介绍,此次改造重点升级了燃烧器、烟气再循环系统及蒸发器等核心设备,旨在全面提升机组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特别是对1、2号炉的三通管、蒸发屏、中温过热器等关键部件进行了改造。目前锅炉已改造完毕并投产,热效率提升1.5%至2%,燃料燃烧更充分,有效降低了能耗,节能减排效果显着。”

三台垃圾焚烧发电厂 侯晓斌 摄
 

  环保理念入心 争当绿色生活“践行者”

  垃圾分类最大的难处在于改变人们长期形成的生活习惯,必须通过持续深入的宣传动员,凝聚最广泛的社会共识。

  “小朋友们,过期药品属于什么垃圾呀?”“有害垃圾!”……在潼川古城垃圾分类科普馆里,社区志愿者耐心细致地向孩子们讲解分类知识。2024年至今,三台县多部门联动,累计组织开展线下宣传活动210余场,吸引超过2500人次积极参与;针对基层工作人员、物业人员、社区志愿者等关键群体,开展业务培训132次,着力打造一支懂分类、会指导、善管理的骨干队伍。

  同时,宣传的触角广泛延伸。通过县电视台、官方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媒体矩阵,制作播出专题报道、科普短片,用鲜活的事例和直观的方式,展现垃圾分类的意义、方法和成效,持续提升工作的影响力和知晓度。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多元化的宣传矩阵成功营造了“垃圾分类、人人有责、人人动手、家家受益”的浓厚氛围。

  北塔景苑小区属于居民密集型小区,垃圾产出量大。社区工作人员侯佳佳介绍,以前,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薄弱,垃圾混装、随意丢弃现象比较严重。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入推进,垃圾分类理念的深入人心,垃圾分类在小区成为一种新风尚。

  如今的三台,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走深走实,城乡环境更加整洁靓丽,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升,绿色发展理念日益彰显。百姓们感受到小区楼道更干净了,社区环境更优美了,身边的绿色榜样更多了,参与环保的责任感更强了。这份“舒心”,是环境改善带来的直观感受,更是成为绿色生活践行者的内心满足。(赖钵 刘玉明 文/图)


 

    编辑:郭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