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区县新闻 > 三台
【三台】公路服务品牌获评全国十佳
三生织锦路 万物竞春台
发稿时间:2025-10-14 09:31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近年来,三台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交通面貌,从历史要塞向现代枢纽迈进,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行驶在乡村公路上的小黄车

  近日,中国交通报社公布2024年公路服务品牌宣传展示活动结果,三台县公路服务品牌“三生织锦路 万物竞春台”荣获全国公路服务十佳品牌,标志着三台在交通建设与融合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

  近年来,三台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交通面貌,从历史要塞向现代枢纽迈进,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最新数据显示,三台县公路总里程达5048公里,其中包括5条高速公路共计177公里、2条国道共计127公里、5条省道共计234公里,以及4510公里农村公路,全县乡镇和建制村实现100%通硬化路率,一个“外联内畅”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已构建完成。

  交通助力   产业“加速度”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三台正以交通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奏响县域经济蓬勃发展的激昂乐章。

  翻开三台交通版图,新建的进黄路和进杨路蜿蜒穿梭在绿色田野和村庄之间,犹如三台大地上两条熠熠生辉的丝带,是交通与产业协同发展的鲜明写照。

  曾经,进黄路(G245建平路口至中江黄鹿界段)只是一条崎岖不平的乡间小道,严重制约了沿线地区的发展。如今,它已华丽变身为宽阔平坦的四级公路,覆盖12个村庄和2个社区,服务约1.5万居民,成为当地产业发展的“加速器”。

  以金石镇为例,作为三台县优质粮油现代农业园区的核心区域,过去由于道路不畅,优质水稻和油菜等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面临诸多困境。而现在,进黄路就像一条畅通的“血管”,让农产品快速抵达市场。令人欣喜的是,2024年位于该镇的水稻千亩高产展示片实测产量达648.55公斤/亩。

  无独有偶,进杨路(建平至黎曙段)也为三台农业产业转型带来新机遇。新鲁镇作为三台农业典型代表,已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高度机械化。依托现代农事中心和油菜制种科研创新中心的设立,该镇推动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多种作物的大规模种植。

  “特别是在油菜制种领域,得益于交通优势,这一产业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发展,吸引6家种业公司入驻。产量占全县一半以上,产品远销国内外,为农户创造了4000余万元的收入。”新鲁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通村畅乡   直达幸福处

  告别泥泞,出门上车,在家销售,快递进村,多元化的公共交通让百姓出行顺心舒畅。

  近年来,三台交通部门坚持站在群众的角度想问题、寻对策、找思路,加速构建“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

  “以前路不宽,大车进不来,东西卖不出去。”“现在去县城的时间缩短了一半,确实方便多了。”在S209线塔山至石安段采访中,不少村民谈及交通的便捷,笑得合不拢嘴。

  据悉,S209线塔山至石安段二期工程全长13.4公里,这条新建成的二级公路,路基宽度达8.5米,它的通车标志着三台县纵向路网干线公路的提档升级。据石安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道路修通后,该镇成功招引了蜀路嘉翔建材有限公司,该公司投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约8000余万元,为税收贡献约1200万元,并提供约50个就业岗位。

  随着一条条村路建成,曾经交通不便的乡村被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城乡之间的距离被大幅缩短,也带动了交邮融合发展。

  在三台,“交邮结合+电商物流”的融合发展模式打开了村路通向幸福的大门。从县级仓配物流中心到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再到村级物流节点,三级网络体系构建起完整的物流链条。以往农产品因运输不便,很多只能烂在地里,如今“大黄车”和“小黄车”往来穿梭,2023年9月投入运行的金通货车,两条货运专线让南路、北路片区乡镇的物流高效起来。

  这一模式深刻地促进了乡村经济发展。农产品得以进城,工业品能够下乡,比如,该县40多个县级以上农民专业示范合作社通过“点对点”寄递专线服务,累计运送快递58万余件,让三台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

  (刘玉明 文/图)

  编辑:谭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