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网讯 傍晚时分,游仙区小枧湿地公园附近,新建成投用的星河路口袋公园内绿意盎然,下沉式绿地旁、儿童滑滑梯边,三三两两的居民带着孩子散步休憩。谁能想到,如今这片充满生机的乐园,过去竟是雨天易积水的老大难问题点。
星河路地处小枧湿地公园片区相对低洼处,一遇到下暴雨极易形成积水内涝,给市民出行和交通通行带来极大不便。为解决片区易积水和闲置绿地品质不高的问题,按照市住建委海绵城市建设计划安排,对此路段实施了“渗滞蓄净用排”的海绵化改造。
游仙区住建局相关人士介绍,以往雨水直接流入下水管网,强降雨时排水压力巨大。改造中,通过在车行道新增路面雨水收集口,人行道新增透水铺装和雨水生物滞留池,并利用长期闲置的公共绿地建设下沉式绿地、旱溪等海绵设施,让降雨时的雨水通过收集口引导,经过初期净化后优先汇入各类海绵设施,实现雨水调蓄利用,有效缓解了暴雨积水隐患,改善了通行条件,提升了城市安全韧性。
这种自带海绵“魔法”的街头公园,不仅改善了周边道路和绿地品质,更给周边小区居民提供了优质休闲空间。“该片区的改造对其他小微型公共绿地海绵化改建及口袋公园建设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市住建委相关人员表示,秉持同样理念,紧挨星河路口袋公园的大河路也进行了海绵化改造,翻新原人行道破损铺装约13000平方米,将原路绿化带改建为雨水花园约1400平方米等。
据介绍,星河路及周边闲置绿地打造、大河路改造2个项目是全市海绵城市建设示范片之一,主要通过管道敷设等改造,打通周边道路、水体与小枧湿地公园之间的行泄通道,让区域水体“手牵手”。暴雨来袭时,这张连通的“水网”就变身“超级海绵”,发挥雨洪调蓄作用,大幅提升片区“抗涝体质”。(记者 兰建春 唐韬)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