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逸四川·绵阳之夜”国际文化和旅游宣传推广活动在梓潼举行 记者 陈冬冬 摄
绵阳新闻网讯 10月28日19时30分,梓潼县状元第文化旅游特色街区华灯璀璨,“安逸四川·绵阳之夜”国际文化和旅游宣传推广活动在这里隆重举行,20余位文艺工作者、超过1300名来自海内外的嘉宾齐聚于此,共同见证四川文旅的精彩绽放。
此次活动由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省文联、绵阳市政府联合主办,作为2025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的序曲,这场以实景山水为舞台的文旅盛宴,分为“蜀·安逸四川”“道·千年新韵”“绵·诗城智光”“长·卿山铸剑”“情·和美与共”五个篇章,向世界全方位展示四川、绵阳、梓潼的文旅资源,为观众打造一场全新的视听盛宴。
值得一提的是,活动打破常规主持人串联模式,王迅、张蕾、于晓光、李光复、张凯丽五位知名文艺工作者担任“文旅推荐官”,通过电影长镜头叙事法,将五个篇章自然衔接,凸显“跟着电影游四川”的核心概念。
在“蜀·安逸四川”篇章中,创意舞台秀《天府十二时辰》以十二时辰为轴,带领观众领略四川十二个旅游目的地的独特魅力。说书人袁国虎手持折扇,立于三星堆神树造型的舞台中央,引领两只可爱的大熊猫“安逸”和“阳阳”开启时空之旅。
十二时辰走一圈,安逸熊猫、科技熊猫在四川。从辰时绵阳越王楼的巍峨——“辰时登楼望江流,唐代诗篇刻心头。米粉香飘烟火气,文武盛景在绵州”,到卯时巴中、达州大巴山的秀美——“卯时大巴山雨晴,云雾缭绕似画屏”,8分钟的演出让观众沉浸式感受四川的文旅魅力。
“从蜀道,到丝路,再到‘一带一路’。路,是华夏文明向世界展开的磅礴长卷;道,是东方智慧‘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温柔回响。这天府之道,始于我们的方寸之心,走向未来的气象万千。”“道·千年新韵”篇章中,情景音画《遇见蜀道》以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让历史“活”在当下。精彩的表演将古蜀道的艰险与今日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当舞台背景切换为翠云廊的壮丽景色时,观众仿佛置身于那片绿意盎然的古蜀道中,感受着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魅力。
“绵·诗城智光”篇章中,科技音舞诗画《诗魂归蜀·古今共吟》成为整场晚会的一大亮点。诗人“李白”穿越千年与现代科技对话,与安逸熊猫和科技熊猫共同游览1300年后的故乡。李白诗篇与人工智能巧妙融合,呈现出一幅“古柏与芯片共生,诗句与代码共舞”的奇妙画卷。当“李白”惊叹于现代科技的魅力时,现场响起了他流传千古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长·卿山铸剑”篇章通过对“两弹一星”红色故事的讲述,延展到四川的红色旅游。音乐剧《星火薪传》以“沉浸式情景叙事+多媒体交互”为核心,展现四川作为长征重要通道、川陕革命根据地核心区的历史地位。老年科研人员与年轻女记者的对话,则将观众的思绪带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誓言,让不少观众热泪盈眶。
“情·和美与共”篇章通过朗诵《向祖国报告》和多首歌舞表演,展现了四川人民生活的和美面貌与逐梦未来的信心。
此次活动的舞台设计堪称一大亮点。超1000平方米的水上舞台融入了LED屏幕、激光投影、AI、机械装置、无人机等多种技术手段,为观众打造了一场全新的视听盛宴。
无人机表演《美丽四川》环节,在夜空中变幻出大熊猫、三星堆面具、蜀道等四川特色文化符号,最后定格为“锦绣天府·安逸四川”的字样,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晚会在21位来自四川各市州的歌手共同演唱的《美丽中国》歌声中落下帷幕。不少海内外嘉宾在离场时纷纷表示,这场融合了传统与现代、自然与人文、技术与艺术的演出,让他们对四川文旅有了全新的认识。
此次活动不仅是视听的享受,更是推动文旅消费、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契机。为激发文旅消费潜力,四川将打造“1+10+N”文旅消费精品品牌体系,全面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
“1+10+N”体系紧扣“锦绣天府·安逸四川”省域文旅品牌,省级层面统筹推出“少必入川”“熊猫伙伴”“蜀山暖雪”等10个文旅消费精品品牌。各市(州)则结合当地特色策划推出“N”个地方特色消费品牌。
与之同频,绵阳将依托“李白故里、两弹一星、熊猫家园”三大品牌,打造“‘青’睐绵阳”文旅消费主品牌,首批推出“熊猫有约”和“周末悠游”两个子品牌。
从一场文旅盛宴,到长效的产业带动,必将推动四川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谱写美丽中国的四川篇章。(记者 刘晓东 蒋成林 朱博文 刘晏男)
编辑: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