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网讯 近日,绵阳3名志愿者相继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他们捐出的“生命种子”为正与血液疾病抗争的4名患者送去了生的希望。
几天前,梓潼县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张恒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完成了造血干细胞的采集捐献。早在2015年12月,在梓潼红十字会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启动仪式上,张恒就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简称“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今年6月,张医生接到市红十字会的电话,被告知与一名深圳患者配型成功,他爽快地答应了捐献。从初次配型到二次确认,从捐献前体检到最终确定采集计划,张恒与家人一直积极配合。7月25日,张恒前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于7月26日至31日注射动员剂,最终完成了200毫升造血干细胞的采集捐献工作。张医生说:“救人是医生的本能!作为一名肿瘤科医生,非常理解患者的痛苦。这一次,换一种方式救人,非常有意义!”
7月22日,来自绵阳某科研院所的“95后”钟先生,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采集。2016年,还在上学的他就加入中华骨髓库。
近日,绵阳师范学院大二学生曾同学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曾同学于去年下半年加入中华骨髓库,不到一年就初配成功。“没想到这么快就匹配成功了!有机会给别人带去生的希望,是人生中很有意义的事情。”曾同学说。(记者 彭雪)
编辑: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