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文化IP塑造 文脉传承创新 立体生态构建
涪城:以“三维发力”破局文旅新征程
川剧折子戏精彩上演
夏日的涪江两岸,绿意盎然。
涪城区天青苑川剧团,一场川剧折子戏正精彩上演,台下游客与本地居民看得入神;
几公里外的“千鹤桑田”蚕桑文化体验中心,孩子们正跟着研学导师学习蚕桑技艺;
三江畔的绿道上,骑行者穿梭在波光粼粼的江景与城市建筑群之间……
如今,在涪城区,这片承载着厚重文脉与澎湃活力的热土,深挖资源、串珠成链,让欧阳修的诗意穿越时空,让三线建设的轰鸣化为动人音符,让农文旅融出了乡村好“丰”景。
炳林毛笔制作技艺
出圈 以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走进涪城区丰谷镇,曾经的丰谷粮站,如今已被改造成一座民间文艺暨非遗技艺馆,名为绵州汇馆。步入馆内,墙上悬挂着一张巨大的丰谷镇地图,颜色与平常地图有些不同,走近一摸才发现是用布制成的。
废旧老粮仓的“摇身一变”来源于各方的努力。绵州汇馆负责人罗松和另外几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筹集800万元资金后,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将这里打造为一个非遗园区。
这样大胆的想法得到涪城区相关部门的支持,只用了5个月时间,废旧粮仓“变身”为民间文艺暨非遗技艺馆,成为全省首个民间文艺暨非遗技艺展览交流基地。罗松介绍,他们准备在展馆里办一场农具展,展示传统农业中常用的犁、耙、锄头等工具。
涪城区深谙“非遗的活力在生活”,让它们从“活化石”到“生活流”,涪城区一方面,大力实施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工程,着重抓好“涪马”博物馆备案、“三线记忆馆”提质升级改造。另一方面,推动非遗“生活化传承”,持续推动“非遗进校园”活动,指导“绵州汇馆”等开展非遗研学课程,加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培育力度。
在涪城区126文化创意园,一排排红砖房见证了三线建设的历史,而今这里已经成为网红打卡地;而城市的另一边,涪城出品的大型川剧《欧阳修》成功完成首次对外公开演出,把“画荻教子”搬上舞台。
IP赋能打造特色文旅新标签,涪城区将打响“欧公故里·有福之城”城市IP,具体如何做?涪城区文广旅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全力打造全国欧阳修文化研究高地,加快打造欧阳修文化地标,策划推出系列文旅宣传短视频、直播活动,积极参加“绵品出川”系列活动,进一步拓展文旅影响力。
孩子们跟着研学导师学习蚕桑技艺
出新 以需求丰富旅游产品供给
当沉睡的文化基因被唤醒,如何将其转化为游客可感可知、乐享其中的文旅产品?涪城的答案是:以融合为径,以创新为翼。
位于杨家镇的“千鹤桑田”蚕桑文化农业主题公园,这里是集农事体验、科普教育、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地,千年“丝路”传奇在互动中变得鲜活可触:
游客们来到这里,可在天虹园感受丝绸技艺和蚕桑文化;可在千鹤桑田采摘园亲身体验采摘桑果、桑枝食用菌及自种绿色蔬菜;可在产品体验中心选购蚕丝被、桑叶茶、丝巾、蜀绣等蚕桑衍生产品……
涪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千鹤桑田”蚕桑文化农业主题公园围绕精品蚕茧生产、特色桑园作物种植、优质生丝及特色蚕桑产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整合特色农产品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业休闲等一、二、三产业,实现“农科文旅商”深度融合发展。
透过“千鹤桑田”看的是融合之路径,而丰谷镇的绵州汇馆则展现的是创新之成果。
在这里,“非遗+研学”让“体验式传承”老手艺有了新市场。先后举办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绵阳分会场非遗精品展、涪江流域民间文艺暨非遗技艺艺术展等文化活动,还多次接待研学团队。
与此同时,游客们通过边玩边学模式,亲手参与到非遗技艺的制作流程中,亲身感受匠人们的高超技艺以及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涪城本地传统文化。
市委八届十次全会将文旅深度融合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为绵阳文旅产业绘制了清晰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作为绵阳中心城区,涪城区将进一步聚焦游客需求丰富旅游产品供给——
以绵阳工业园北区为依托,以三大农业主题公园为载体,鼓励“千鹤桑田”蚕桑文化体验中心、绵州汇馆、星际荣耀等加快建设研学基地,着力推出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融合业态精品旅游线路。
市民漫步绵州记忆特色商业街
出彩 升级服务精雕城市烟火
周末的马家巷,香味从街头飘到巷尾。重庆游客邵女士带着家人在“老字号”酸辣粉店前排着队,手机里正刷着“涪城旅游攻略”,“攻略说‘吃在马家巷、游在三江畔’,我们打算吃完去三江边观景。”邵女士笑着说。
正如游客们的真情实感,文旅竞争的本质是体验的竞争。涪城深谙其道,依托中心城区得天独厚的优势,精雕细琢城市独特的“烟火气”,致力于让游客从“路过”变为“停留”,从“满意”升华为“眷恋”。
以优质服务厚植涪城烟火气,涪城区正依托五大主题商圈,加快构建“吃在马家巷、住在临园路、行在绵州里、游在三江畔、购在商圈中、娱在天青苑”的立体式旅游生态——
夜色中,便捷的交通网络与特色街区风貌相得益彰;马家巷香气弥漫的食肆长街里;各类酒店为不同需求的旅人提供舒适港湾;三江湖湿地公园碧波荡漾,成为亲水休闲、观鸟赏景的绝佳去处;大型购物中心与特色商业街区满足一站式购物需求;天青苑将传统川剧座唱与现代文化演艺共冶一炉,点亮城市夜生活。
这份“烟火气”的底色,是安心更是舒心。为不断增强游客体验感与满意度,涪城区扎实开展文旅市场专项整治,努力让涪城成为游客来绵旅游“首站地”,更成为他们带着美好记忆与依依不舍的“归途处”。
当千年文脉与现代创意交融共生,当工业记忆在文化体验中复苏新生,当城市烟火在精细服务中升腾弥漫,涪城文旅的画卷正从蓝图走向生动现实。
而这座“有福之城”的文旅新篇,其意义远超产业本身。立足“欧公故里·有福之城”的独特禀赋,从文化IP塑造、文脉传承创新、立体生态构建三个维度发力,涪城区正将文旅资源优势加速转化为发展胜势,在中国式现代化绵阳篇章中书写着独具特色的“涪城答卷”。(何芸倩 记者 尹秦 涪城融媒供图)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