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全面总结本学期教科研工作成果,促进新旧初三学科经验衔接交流,推动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7月7日上午,绵阳市实验中学(绵阳七中)在南河校区召开了以“坚守初心担使命 精研深耕绽芳华”为主题的2025年春教科研工作总结会。该校各学科教研组长、质量组长及教科研管理干部齐聚一堂,共话教科研发展。
该校校长助理肖静以《“三三”赋能守初心 “五系”作翼育未来》为题,系统总结了学校教科研工作。在国家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建设背景下,学校构建“三维三类三级”研修核心体系:“三维”聚焦师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全面发展;“三类”覆盖新秀萌芽教师“阶段成长计划”、学优骨干教师“卓越发展计划”、学带专家教师“持续引领计划”;“三级”教研网络(校级、教研组、质量组)。通过“灵性大讲堂”“四同两异”研课等活动搭建成长平台。同时,以课堂、课题、教研、师培、协作“五大支持系统”为保障,推动教科研实效提升。2024年秋至2025年春,160余位教师在竞教竞技中获奖,指导学生获奖60余项,成果显著。
该校督导室主任申皓文围绕继续教育管理要求展开说明,强调以“按需施训、分类实施、注重实效”为原则,明确教师每年需完成72学时专业培训(规范学时占60%以上,5年累计360学时),新教师需完成120学时岗前培训。规范学时认定涵盖区教发中心活动、大学区研修、国家平台学习等7类范围,录入时间为每年9月1日至次年8月31日,需在9月10日前完成审核。外出培训需经领导审批并备案,学时按机构类型由个人或教发中心录入,确保继续教育规范化、制度化。
会上,2022级初三年级各学科质量组长围绕授课进度、复习规划、集体备课、试题命制等核心环节展开经验分享。
语文组质量组长杨丽老师:重点围绕“进度规划与备考策略”展开。授课上,3月中旬结束新课,寒假以文言、字词梳理为主;复习分三阶段:4月中旬前分册复习(早自习强化字词),4月15日后专项突破(基础、文言文、作文等八大板块),后期穿插模拟考试查漏补缺。备课上,开学前分组合作主备专项内容,教师二次调整;试题命制上,组织6次考试(4次年级模考+2次区级统考),与区内外兄弟学校互通信息,动态把握中考方向,保障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信心。
数学组质量组长杨丽老师:以“科学分段、动态调整”为原则,从六大板块总结备考经验。阶段规划分三轮:一轮基础覆盖八大章节,二轮突破16大高频模型,三轮冲刺真题模拟;复习课优化知识梳理(小题单暴露问题)、专题提升(提炼本质启发思考)、试题讲评(分析错因+变式训练);资料命题分小组轮流出题(40%教材改编、30%真题变式等);集体备课实行组长统筹、主备辅备分工,流程含复盘反思、新课精研、质量预控;质量组分层攻坚(尖子生压轴题精练、踩线生错题面批、后进生基础训练);目标管控通过课堂小测、错题分析、达标率折线图动态监控,助力学生精准提升。
英语组质量组长罗李梅老师:围绕“系统规划、分层突破”的思路,从专项训练、课堂创新及自主指导等方面分享了中考备考经验。英语复习主要分为四大阶段:口语备考、话题复习、中考题训练、自主复习与技巧梳理。口语专项突破:以“机房集中练习+教室自行训练”双轨推进,确保学生适应口语考试节奏。话题复习创新:首次尝试以“话题”为核心的复习模式,结合热点素材,为枯燥复习注入趣味性。中考题针对性训练:聚焦中考五大题型,分析归纳,强化答题规范性。自主复习与心态指导:整理不规则动词表、错题集等工具,引导学生自主梳理知识;强调“70%三年学习积累+20%初三复习复盘+10%应考心态”的重要性,通过心理疏导帮助学生调整状态,以积极心态迎考。
物理学科教研组长付友才老师:付老师以《薪火传承凝智慧,衔接聚力谱新篇》为题,从三方面分享备考经验。进度与计划上,新课2月底前完成,复习分三轮:2月底至4月底夯实基础,4月底-5月中旬专题突破(浮力、欧姆定律等),5月中旬至6月上旬综合训练;集体备课以章节为单位,资深教师带新教师分组负责,统一教学内容、进度与资料,试题紧扣中考(来源真题、易错题、原创题);资料整理要求单元测试、月考卷等电子版存档,组长汇总保存,方便资源共享。
化学学科教研组长雷秋玉老师:化学组围绕“深耕策略精研教法”总结提质增效经验。课程把握上,精准解读课标、研读新教材(关注实验图标等新增内容)、分析中考趋势(删除或降低部分难点,提前两周结束新课);教学研讨上,集体备课深入讨论教材变化(如石墨烯发热原理),跨校交流(与英才、富乐等校探讨实践活动);复习安排上,调整内容顺序(先突破酸碱盐等重难点),采用多样化方法(抽背比赛、项目式学习),同步推进基础梳理、专题突破、综合模拟(每周一次),强化错题变式训练,提升应试能力。
政治学科质量组长刘长春老师:从四方面总结政治组备考经验。统筹规划上,开学即明确新课(9月-2月)与复习(3月-6月)时间节点;集体备课覆盖新课、讲评课、复习课,主备人分析课标、考点后集体讨论定案;考题研究结合时政(如改革开放、“哪吒二”等热点)与教材,严把审题关,避免歧义;备考资料仅梳理3张时政(因统考需求),不依赖往届资料,通过夯实基础与能力训练,3次区统考效果良好,验证“时政与教材结合”的有效性。
生物学科质量组长刘小雪老师:初二生物质量组围绕中考衔接工作,从规划、备考到传承分享经验。授课上精准规划进度,预留探究与弹性空间;重难点聚焦概念辨析、能力短板及答题规范,通过错题变式强化;新课提前预评估,为实验考试留足时间。复习分三轮:基础覆盖、专题突破、模拟冲刺。试题命制严格“研讨-命制-审题-定稿”流程,资料分基础、提升、冲刺三类并动态优化。每周大组教研协同进度与策略,多维度监控目标完成度。备考以“夯实基础、提升能力、规范作答”为核心,分层辅导、大数据定位错点,融入心理指导。强调资料传递是经验与责任的传承,助力新团队启航。
音乐学科教研组长赵夏添老师:围绕“向满分冲刺”目标,分享初三音乐中考复习策略。备考分三轮:初三上期基础期(新课学习+五本书梳理)、考前2个月强化期(专项突破+真题训练)、考前2周冲刺期(拉通复习+错题答疑)。教学上精准制定内容:研究历年模拟题融入新课,用思维导图梳理教材知识点;分模块复习,引导学生分册整理笔记(节奏、乐器等分类),结合口诀记忆,针对性练习。听力强化通过每周抽测、课前三分钟“你唱我答”、小程序碎片聆听及重点片段训练。关注学习习惯,分层关注优生与后进生,精心出卷覆盖节奏、乐器、风格等考点。以系统策略助力学生收获佳绩。
美术学科教研组长谢吉海老师:美术7名教师覆盖四校区:教学上,初三4月完成艺术素质测评复习(分模块、查缺补漏),初一初二分年级集体备课;教研扎实,组织校本研修、城南协作体研讨及骨干教师展示课,参与涪城灵动课堂评比;艺术活动丰富,开展创意手工、剪纸等校本课程,举办社团成果展演;成果丰硕,学生获绵阳市校园书画赛(特等奖)、涪城艺术展演、传统文化传习展评等多项奖项,彰显美育成效。团队协作高效,为美育提质奠定基础。
体育学科教研组长黄科老师:本届初三体育中考成绩优异,经验总结如下:初一初二以基础体能与技能教学为主(每周3节体育课+2次大课间),初三上学期期中前完成新课,寒假至考前分三轮复习(分项强化、模拟实战、适应性调整)。重点突破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等核心项目,辅差采用“分解练习+辅助器械”模式,利用早操、课间操等时段分组训练。每周集体备课分析学情,分层制定A/B/C类目标,动态跟踪调整。家校协同推送训练指导,考前心理疏导。整理《备考指南》,组织新旧教师座谈,确保经验衔接。体育教学兼顾考试与健康习惯培养。
各学科教研组长、质量组长从不同维度分享了衔接经验,既有共性的规律总结,又有个性的学科智慧,为新初三复习备考工作铺就了一条“精准、务实”的道路。
该校党委副书记李敏围绕“思想引领者”“业务佼佼者”“教科研落实者”三个关键词,对教研组长提出要求。他肯定本学期教科研成果:英语、语文等学科课题顺利结题,多位教师获市、区竞赛奖项。他强调,教研组长要扛起学科发展责任,在统筹规划、指导青年中精进业务,做终身学习者、研究者;新学期教科研工作要强化责任意识,细化任务,以教学研究为着力点,以教研活动为载体,推动学科质量全面提升。
最后,该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肖义辉对学校本学期教科研工作成果给予高度评价。他称赞此次教科研工作会务实且成功,各学科教研组长、质量组长精心筹备,分享了大量宝贵经验。他对全体教研干部寄予了“深耕细作、守正创新”的深切期望,要求大家继续发挥积极作用,在现有成绩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教科研工作的责任意识,细化工作任务。以教学研究为重点,以教研活动为依托,不断提升学科质量,推动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学校教育教学发展注入更多活力,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肖义辉表示,此次总结会既是对本学期教科研工作的全面复盘,也是新学期工作的启航。全体参会人员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凝聚共识、精研深耕,为学校教育教学提质增效注入新动力。(李敏 黄猛 潘杨 黄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