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前移疾控关口、专业健康照护、延续上门护理……
安州:医防融合 当好百姓健康守门人
医疗服务团队义诊活动
切实落实医疗资源下沉,安州区人民医院建立“红色健康驿站”,打通服务群众健康“最后一米”,入选《全国第七届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
全区8家医疗机构成功创建2022-2024年四川省基层临床特色科室;
积极探索总结血防治理新模式,在血防工作中取得明显成效,全省2025年血吸虫病防治宣传周活动在安州举行;
……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卫生健康事业关系着千家万户,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关注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近年来,安州区深入贯彻落实健康安州建设战略,着力“谋创新”,深化改革取得新成效;全力“筑高地”,人才强卫奏响发展最强音;聚力“重传承”,中医药强区交出亮眼成绩单;坚决“守战位”,群众健康防护网更加牢固;持续“优服务”,城乡居民健康福祉更加均衡普惠。
□何发斌 记者 安峥 文/图
医防融合
为全面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安州区创新构建医疗资源与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深度融合的协作模式,推动健康管理从碎片化向系统化、从被动治疗向主动预防的深刻变革。
资源下沉
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安州区大力推动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上病、看好病”。组织多专科护理联盟团队,专为特殊人群提供便捷、规范、专业的上门护理服务。
网格服务
家庭医生团队成员下沉到各个微网格,在每个社区建立1个家庭医生团队+1个总网格员+N个专职网格员+X个微网格员的“1+1+N+X”健康管理工作小组和家庭医生服务小组,实现家庭医生与社区网格员的相互融合。
健康管理关口前移防控疾病
6月4日,“全国爱眼日”前夕,安州区卫健局联合区疾控中心、区妇幼保健院在沙汀实验幼儿园启动“关注普遍的眼健康”主题宣传活动。活动现场,百余名师生通过趣味讲座、互动问答、科普视频及护眼工具包发放,系统学习眼睛生理结构、科学用眼姿势及近视防控知识。活动同步覆盖全区各乡镇,形成校园、社区联动的宣传网络,有效提升儿童及家庭爱眼护眼意识。
同步推进的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更是医防融合的生动实践。6月3日起,区疾控中心、区中医院、区妇幼保健院联合走进永盛小学、调元实验小学,开展“健康口腔进校园”系列活动。医护人员以趣味动画、互动游戏为切入点,深入讲解龋齿预防、正确刷牙方法及饮食管理,并为3000余名学生进行专业口腔检查,后续治疗服务由医疗机构全程跟进。
为全面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安州区创新构建医疗资源与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深度融合的协作模式,如今这一医防融合实践已形成特色化路径。如在眼健康领域,构建起“疾控中心主导、医疗机构支撑、社区学校协同”的三级网络;在口腔健康领域,打造“医疗筛查+预防宣教+行为干预”的闭环服务。两大领域共同彰显“科普宣教—精准筛查—干预治疗—跟踪随访”的全链条服务生态,通过“早筛查、早干预、早治疗”,有效阻断疾病发展,助力居民健康水平提升。二者深度融合不仅破解了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更推动健康管理从碎片化向系统化、从被动治疗向主动预防的深刻变革。
值得一提的是,安州区还投入110万元搭建医疗机构传染病前置软件,启动学校传染病监测预警信息化平台建设,有效防范和化解重大传染病风险,大力推动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保障群众健康安全。
家庭医生团队为居民解读体检报告
县域医共体破解基层就医难
“真没想到一个电话,安州区第二人民医院的护士就到家里来了,真是解决了我的大问题!”日前,张婆婆首次电话预约“延续上门护理”成功后,不断感慨医院的服务太方便了。
张婆婆是一位脑梗死气口切开患者,需长期卧床在家。今年1月,张婆婆到安州区第二人民医院做了气切口封堵术,因长期卧床,出院在家,没办法去医院进行气切口复查和更换胃管。近日,张婆婆的家人拨打医院急诊科电话寻求帮助,接到电话后,急诊科护理人员详细询问了张婆婆的基本情况、胃管留置时间、既往病史等,并仔细查看张婆婆的病例资料。按照预约时间,护理人员携带好所需护理物品迅速赶往张婆婆家中为其更换了胃管,并耐心叮嘱她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
随着群众对医疗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安州区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不断探索患者就医全流程管理,组织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技能及临床经验的多专科护理联盟团队,专为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等特殊人群提供便捷、规范、专业的上门护理服务。自开展“延续上门护理”服务以来,使患者就医更加简单便捷,让患者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优质医疗护理服务,拉近了医患之间的距离,暖人亦暖心。
基层是破解群众看病就医难题的关键环节,也是卫生健康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安州区大力推动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上病、看好病”。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县域医共体建设,组建安州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管理委员会,制定《安州区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工作方案》,计划投入6200万元用于信息化建设,重点支持医学影像、医学检验、心电诊断等关键领域建设。在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中,搭建以区人民医院为依托,区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为成员的安州区总医院组织框架,实行区、镇分类统一设岗和医共体“编制+员额”人员总控管理,建立“区聘镇用”“镇聘村用”“岗编适度分离”机制。“一办九中心”实体化运行,建立药械统一采购账户,逐步探索实现药品耗材目录、采购、价格、支付、配送“五统一”。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一季度共派出医务人员300余人次下沉乡镇卫生院,培训基层医务人员500余人次,开展联合查房、业务讲座及业务交流60余次。
区疾控中心专家深入学校开展“三减三健”活动
家庭医生下沉网格服务上门
“我们根本看不懂体检报告单,还是请庞老师给我讲下。”日前,在花荄镇龙兴村卫生室,家医团队和签约居民聚集一堂,家医服务团队为大家耐心解读着健康体检报告。
安州区花荄镇有10村、11个社区,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16个,服务人口72506人,辖区家庭医生签约率达到67%。“庞娟家庭医生团队”入选2023年度“中国家庭健康守门人”榜单。
庞娟告诉记者:“只要老百姓打电话,我们都会第一时间赶到。”为让签约居民就近享受到专业的健康照护服务,镇卫生院联合各社区居委会,将各社区专职网格员、微网格员纳入家庭医生团队,将各家庭医生团队成员下沉到各个微网格,在每个社区建立1个家庭医生团队+1个总网格员+N个专职网格员+X个微网格员的“1+1+N+X”健康管理工作小组和家庭医生服务小组,实现家庭医生与社区网格员的相互融合。
为了让居民及时了解自身健康状况,提升体检问题反馈效率,花荄镇卫生院将居民体检单装订成册发到居民手中,不仅有家庭签约团队的医生上门解读,还会根据高发病种类,有针对性地联系医共体专科医生下乡坐诊,主动提供体检后续服务。目前团队签约率68%;高血压患者的规范管理率84.5%,血压控制满意率71.2%;糖尿病患者的规范管理率82.1%,血糖控制满意率62.5%,家庭医生已成为居民最信任的健康“守门人”。
近年来,安州区推行医防融合共管模式,组建服务团队112个,重点人群签约覆盖率稳定在88.79%,高血压、糖尿病规范管理率分别达到83.3%,全区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老年医学科比例达100%。建成医养结合服务机构4家,开展出院延续服务2432人次。持续开展失能老年人“健康敲门行动”,免费上门服务1825人次,上门服务率100%。大力发展0-3岁托育服务,全区托位总数达到2000个,托育机构41家,建成市级示范托育机构2家,一级托育机构1家,二级托育机构1家。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