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发《绵阳市“政策找企业”全生命周期工作机制》,实现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根本性转变
● 通过线上“绵企通”平台和线下“惠企政策服务专窗”,企业可轻松申报快审快享事项844项、即申即享事项364项、免申即享事项695项
● 今年以来,平台网上申请办件达1229件,通过市级专窗办理1283件,政策兑现效率大幅提升
近日,在位于四川绵阳工业园四川艾弗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净化车间内,几名技术人员正全神贯注地操作着设备。经过精密复杂的工序,一系列光学传感、光纤激光类器件、光学模块及光纤应用类产品顺利下线,将发往全国各地的科研院所及高校实验室。
“这款产品主要作用是对输出光的能量或功率进行精确调节。”艾弗特光电总经理董旭拿起一个精密部件向记者介绍,它重点应用于航天等领域,用于集成到特定模块中,执行如光速测量等“高精尖”任务。
对于像艾弗特光电这样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而言,创新之路并非坦途。技术攻关需要持续投入,研发资金就是其快速发展道路上的一道关卡。转机源于我市持续推进的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机制,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后,通过园区了解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随即提交了申请。”董旭回忆道,“大约两个月后,市、区两级的奖励资金就到位了。这笔钱来得非常及时,我们将其全部投入到核心产品的研发与技术升级中,有力推动了公司的技术迭代。”
艾弗特光电不仅获得了资金扶持,还因主营业务收入达标和稳定吸纳就业,获得了额外的政策奖励。如今,已是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并与南京邮电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建立了联合研发中心。
在绵阳,还有很多像艾弗特光电这样的科技“小巨人”,正乘着惠企政策的“东风”,在创新的赛道上加速奔跑。据市政务服务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破解“企业找政策难、享政策慢”等痛点,我市创新印发了《绵阳市“政策找企业”全生命周期工作机制》,实现了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根本性转变。
如今,通过线上“绵企通”平台和线下“惠企政策服务专窗”,企业可以轻松申报快审快享事项844项、即申即享事项364项、免申即享事项695项,实现“只找一窗、只上一网”。今年以来,平台网上申请办件达1229件,通过市级专窗办理1283件,政策兑现效率大幅提升。
该负责人表示,将继续落实“双提双解”常态化工作机制,聚焦破解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做好政策梳理与精准推送,深化“一窗一网”受办机制,推动更多政策实现“免申即享”,着力打通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堵点难点。同时,将通过开展年度政策绩效评估,实现惠企政策从制定、审查到实施、优化的闭环管理,让政策红利持续转化为营商环境的优化和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记者 唐甜 蒋成林)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