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6日,研学团队的学生们在两弹城聆听讲解。视觉绵阳资料图片
在梓潼,学生们走进四川两弹城博物馆、航天科技馆,在红色记忆与航天科技之间穿梭,国防教育活动点燃青春热情;
在“‘青’爱的绵阳”第三季,10堂各具特色的“移动课堂”,“搬”到了绵阳南山中学等10所学校,点燃学子们的报国热情……
这些场景,正是绵阳推动全民国防教育走深走实的生动缩影。
国防教育要活起来,必须让载体新起来、实起来。近日,记者走进两弹城、四川两弹一星干部学院、中国(绵阳)科技城创新馆、绵阳中学、武警四川总队绵阳支队5个点位,看绵阳如何厚植红色沃土、盘活阵地资源、创新品牌活动、丰富文化产品,让国防教育从“单向灌输”变为“互动体验”,融入大众生活。
两弹城
用好红色资源“活教材”
两弹城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部旧址。在邓稼先旧居,游客和学子们满怀崇敬之情,向邓稼先铜像敬献花篮,庄严肃立、深切缅怀,深刻领悟“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真谛,将“两弹一星”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向云端,把红色资源“活水”引入网络课堂。两弹城开展线上科普直播,讲解员与梓潼少年宫联动进行讲解和实验演示,推出科学实验系列课程,还同步开发了《信仰的力量》《核能探秘》《历史的颜色》等跨学科融合课程,通过场景化教学和成果可视化设计,让学员在互动中深刻感悟“两弹一星”精神。国防教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遍布广袤大地的历史遗址、各类文物是最好的教科书。绵阳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的重要凝结地,有两弹城、王右木纪念园、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等红色资源,已成功创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个、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0个、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7个。
四川两弹一星干部学院
上好国防教育“必修课”
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增强国防观念,是每个人的“必修课”。在四川两弹一星干部学院协办的第三届国防科技工业青年论坛上,收到700余件参赛作品,吸引军工系统青年骨干150余人参与其中。
一场场活动的背后,是四川两弹一星干部学院发挥红色教育资源优势,突出国防教育主题主线,开设《研制两弹一星的历史影响及现实意义——兼谈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创新》等80门精品课程,情景宣讲《记忆里的“两弹一星”》再现老一辈科学家感人事迹,生动诠释“两弹一星”精神的丰富内涵,构建起“理论+实践”立体化、沉浸式教学模式。
作为国防教育的“关键少数”,领导干部的引领作用至关重要。绵阳首先从“头雁”抓起,将国防教育作为领导干部的必修课,纳入全市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市委读书班学习重要内容,每年通过自主学习、座谈研讨、专家辅导、实地参观等多种方式开展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在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中增强国防观念。
中国(绵阳)科技城创新馆
用科技连接家国情怀
走进中国(绵阳)科技城创新馆,便开启了一场独特的“科技赋能全民国防教育之旅”。穿过序厅,来到创新历程展区,一个个特殊的年份拉成一条时间轴,让参观者穿越“时光长廊”,走进中国(绵阳)科技城的“前世今生”。
绵阳以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使命,布局构建“创新策源—创新转化—创新裂变”各环节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透过创新馆看到,人才智囊以及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形成一张巨大的“科技创新网”,让人们看到绵阳科技创新薪火相传,科技成果丰硕并被广泛应用转化,科技创新的动能在绵阳积蓄奔涌。
心系家国的情怀有多深厚,国防教育的阵地就有多宽广。在全民国防教育的过程中,绵阳充分挖掘本土红色资源、城市基因,用科技连接家国情怀,运用虚拟现实(VR)、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打造沉浸式的国防教育体验,构建丰富的教育内容、创新的教育形式、多元的教育渠道,不断提升吸引力和感召力。
绵阳中学
青春铸剑向国防
作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全国16所“中国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之一,绵阳中学的实践,正让爱国强军的种子在学子心中生根发芽。
课堂是国防教育的主阵地。绵阳中学以《军事理论知识与军事训练》为蓝本,将国防主题班会纳入德育课程,深入挖掘各学科中的国防元素——物理课讲军工科技原理,历史课述军队发展历程,让知识传授与家国情怀培育同频;依托绵阳科技城优势,绵阳中学与在绵院所共建国防教育实践基地,邀请爱国情景剧《英雄·丰碑》进校园,厚植科技强军的责任担当。
国防教育“青”风起,少年心怀凌云志。当前,绵阳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为抓手,将课堂教学与军事训练结合起来,打造“科大青课”等贴近市情、符合学情的国防教育精品课程,常态化开展老兵讲故事、军营开放日、国防知识竞赛等主题活动,推动国防教育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
武警四川总队绵阳支队
让国防教育入脑入心
“接上级通报,有两名恐怖分子正在驾车逃窜,命我任务分队迅速前出处置……”在武警四川总队绵阳支队军营开放日现场,一场反恐行动综合演练正在进行中,战士们步伐铿锵、动作娴熟、气势勇猛,过硬的军事素质,行云流水的身手,赢得了现场阵阵热烈掌声。
全民国防教育是筑牢国家安全基石、凝聚民族复兴伟力的战略工程。武警四川总队绵阳支队以“筑牢国防根基、凝聚强军共识”为核心,创新教育形式、丰富活动载体、拓展覆盖范围,与驻地6所中小学建立共建关系开展“国防教育进校园”活动,每年还定期举办军营开放日活动,推动国防意识深植人心。
厚植家国情怀,以丰富的活动让抽象的国家安全观念具象化。
绵阳将全民国防教育作为国家安全屏障的基础性工程,坚持思想铸魂与实践赋能双向发力,把国防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创新打造“绵小军”微课堂品牌,累计开展红色宣讲、“国防教育进校园”等主题活动1200余场次,构建“全民参与、全域覆盖、全年贯穿、全要素融入”的国防教育体系,在全社会营造出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的浓厚氛围。
如今,国防意识已深度融入绵阳的社会生活,成为广大群众的思想共识与行动自觉。未来,绵阳将继续创新全民国防教育形式、丰富教育内容,让国防教育走进千家万户。
(记者 刘晓东 杨方彧 邓勇 郭若雪)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