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个地方而言,只有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才能找准定位、明确方向、推动发展。省委、省政府要求绵阳到2027年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现在不到3年时间。使命催征、时不我待。2月5日,绵阳召开“新春第一会”,聚焦“发挥中国科技城优势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这一主题,动员全市上下牢记使命再出发、砥砺奋进新征程,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努力为全省发展大局作出更多绵阳贡献。
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是绵阳必须肩负的重大政治责任。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强调“中西部有条件的省区,要有意识地培育多个中心城市”、“要大力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积极培育城市群,发展壮大一批省域副中心城市”,这些重要论述既是对时代命题的深邃思考,也是对经济规律的深刻把握,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深远谋划。省委着眼增强区域发展协调性,作出“支持绵阳发挥科技城优势加快建成川北省域经济副中心”的重要部署,省委、省政府专门出台《意见》予以支持。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一“国之大者”和“五区共兴”这一“省之大计”,是绵阳的重大政治责任。我们必须自觉提高站位、把准定位、提升地位,确保既定目标任务如期顺利完成。
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是绵阳必须把握的重大发展机遇。一个城市发展道路是漫长的,但关键处往往只有几步。能否走好这关键的几步,事关城市的命运和未来。对绵阳来说,省委、省政府专门出台《意见》支持绵阳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就是绵阳发展历程中遇到的重大机遇之一。《意见》从七个方面明确了23条支持措施,每一条都含金量很高、针对性很强。用好用足这些支持措施,有利于我们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更广领域集聚资源要素。我们要珍惜机遇、抓住机遇,切实把重大机遇转化为推动绵阳发展的强劲动能。
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是绵阳必须坚持的总牵引总抓手。绵阳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多重任务叠加、多重目标协同、多重路径并行的共进过程,各方面工作千头万绪,在一个时期必须要有一个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总揽全局、引领各方的“总牵引总抓手”。到2027年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就是当前绵阳现代化建设最紧迫、最重要的目标任务。这个目标任务完成了,绵阳现代化建设就能迈上一个大台阶。我们必须把“发挥中国科技城优势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作为推动绵阳高质量发展的“总牵引总抓手”,以此谋划推进各方面工作,推动力量向这里聚焦、资源向这里倾斜,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步调一致向前行。
着眼“全局之所需”观照一域,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绵阳战略机遇独特。首先,绵阳有科技城建设的历史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寄予殷切期望,国家也专门出台文件支持科技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先行区,这对一个地级市而言,在全国都是少有的。其次,绵阳有国家战略腹地建设的难得机遇。绵阳作为我国重要的国防军工和科研生产基地,可以说是“腹地中的腹地”,势必会成为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的重要承载地。第三,绵阳还面临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机遇。无论是联动打造成渝绵“创新金三角”,还是携手推动涪江流域高质量发展,都可以借势借力运筹高端资源要素。
立足“一域之所能”服务全局,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绵阳发展优势独具。一是科技资源富集,随着科技创新成为重塑竞争格局的“关键变量”,完全可以依靠富集的科技创新资源,走出一条从科技强到产业强再到经济强的路子。二是产业实力较强,基础好、成色足,是绵阳一路走来的坚实支撑,也是绵阳走向未来的底气所在。三是支持保障有力,良好的开放环境、要素环境、生活环境,必将吸引更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加速汇聚绵阳,为发展提供奔“流”不息的强大动能。同时也要看到,对照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要求,绵阳在经济总量规模、创新发展动能、综合承载能力、辐射带动作用等方面还存在不少差距。我们必须把准绵阳所处的历史方位,在锻长板中蓄胜势,在补短板中赢主动。
当前,绵阳正处于负重前行、爬坡进阶的关键时期,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形势逼人。全市上下要增强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不进则退的危机感,树牢不争先进就是落后、不在上游就在下游的进取精神,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努力,经过三年努力,通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先行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基地、消费副中心、金融副中心、教育医疗副中心、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枢纽,立起省域经济副中心的“四梁八柱”,在全省率先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成为川渝地区重要增长极和发展动力源。
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时间紧、任务重,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扎扎实实实施好科技创新赋能行动、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消费提质扩容行动、城市能级提升行动、城乡融合发展行动、基础设施攻坚行动、改革开放深化行动、发展环境提升行动。这“八大行动”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意见》,统筹推进《三年行动方案》和2025年“四张清单”落地落实的具体表现,充分体现了对区域协调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为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明确了主攻方向、指出了实践路径。我们要以此为科学指引,紧抓关键环节,大力提升抓落实的效能,坚定信心、埋头苦干,奋力开创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的生动局面,推动绵阳在新一轮发展中奋楫争先、勇立潮头。
春光为序启新程,策马扬鞭勇奋进。省域经济副中心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全市上下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决策部署上来,“锚定三年、干好每年”,一项工作一项工作突破攻坚,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扎实推进,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把“施工图”变成“实景图”,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绵阳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