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沟渠修缮解农忧!看小微协商如何激活基层治理效能
发稿时间:2025-11-25 09:51   来源: 绵阳新闻网
  摘要:“以前沟渠漏水、淤积,浇地要绕很远的路,现在新沟渠快修到田边了,以后灌溉省心又高效!”近日,江油市西屏镇永兴村种粮户曹大爷望着正在施工的砼水沟,满脸欣慰。这背后,是江油市政协西屏镇委员联络小组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以“小微协商”为抓手,全过程发力、全链条推进的生动实践。

  “以前沟渠漏水、淤积,浇地要绕很远的路,现在新沟渠快修到田边了,以后灌溉省心又高效!”近日,江油市西屏镇永兴村种粮户曹大爷望着正在施工的砼水沟,满脸欣慰。这背后,是江油市政协西屏镇委员联络小组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以“小微协商”为抓手,全过程发力、全链条推进的生动实践。

  广听民意

  精准摸排“愁盼事”

  之前,西屏镇永兴村2组、5组、6组及香水村的农业灌溉沟渠,因建成年代久远、缺乏系统维护,逐渐出现渗漏、垮塌、淤积等问题,输水效率大幅下滑。每到灌溉旺季,水流“跑冒滴漏”严重,用水矛盾频发,不仅影响农田灌溉,更制约产业发展。永兴村的沟渠涉及受益农户352户1135人,覆盖种粮面积620余亩、柑桔450余亩、蔬菜120余亩;香水村涉及5个组,受益农户2300余人,覆盖种粮面积700余亩,上千名群众的生产生活深受影响。

  群众的诉求就是政协的靶向。今年上半年,江油市政协西屏镇委联小组通过“线上微信群征集+线下入户走访+村组干部联动”的收集渠道,捕捉到了群众反映的沟渠难题。随即组建由政协委员、镇农业服务中心干部、村“两委”成员组成的专项调研组,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踏勘,逐段察看沟渠破损情况,与30余户农户面对面座谈,详细记录灌溉痛点、整治诉求和意见建议,最终梳理形成包含修缮范围、建设标准、资金保障等核心内容的民生诉求清单,为后续协商施策打下坚实基础。

  多元协商

  凝聚共识“破难题”

  委联小组借鉴基层协商治理先进经验,几经筹备,于今年6月,采取“委员牵头+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小微协商模式,搭建“有事来协商”议事平台,针对沟渠整治的关键堵点,专门组织市农业农村局、镇政府相关负责人、村“两委”代表、村民代表、种粮大户召开专题协商会,让各方围坐一堂。

  协商会上,委员们详细通报了调研情况和诉求清单,村民代表直陈灌溉困境,农业部门专家解读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申报政策和沟渠建设技术标准,镇政府相关负责人明确了责任分工。经过多轮讨论,各方最终达成共识:通过争取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实施沟渠整治项目,按照“因地制宜、实用高效”原则,对破损沟渠进行硬化、清淤和修复。委联小组同步建立“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明确项目申报、资金落实、施工建设等各环节的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确保协商成果落地有路径、推进有抓手。

  

 

  图为委联小组跟踪工程实施情况。图片由西屏镇委联小组提供

  全程跟进

  闭环监督“保实效”

  协商不是终点,落地见效才是关键。会后,委联小组政协委员主动跟进、全程督办,多次对接上级部门沟通资金申报事宜,协调解决项目立项、规划设计等环节的难点问题。

  在政协委员们的积极推动下,总投资90万元的西屏镇农田沟渠整治项目顺利获批,其中,香水村新建砼水沟1853米,永兴村新建砼水沟1478米。

  项目开工后,委员们又化身“民生监督员”,建立“定期巡查+随机抽查”监督机制,不定期深入施工现场,查看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及时收集施工方与群众的意见建议,针对部分农户担心的“沟渠走向影响农田耕作”等问题,现场协调施工方优化调整方案,确保项目建设既符合技术标准,又贴合群众实际需求。同时,还通过村民微信群定期通报项目进展,让群众实时掌握工程动态,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目前,相关工程进度已过一半。西屏镇党委副书记、委联小组组长董芳芳表示,未来,西屏镇委联小组将持续深化“诉求收集—多元协商—项目推进—跟踪监督—结果反馈”的闭环工作机制,持续跟踪工程进度,并坚持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小微协商更接地气、更有温度,以协商之力激活基层治理效能,为西屏镇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政协力量。

  记者:唐显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