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洲集团空管工程中心,空管专家正在操作中小型空中交通管制中心系统。 九洲集团供图
绵阳新闻网讯 11月12日至18日,九洲集团举办首届科技活动周,院士讲座、专业论坛、专题会议等系列活动密集开展,掀起尊重科学、崇尚创新的热潮,生动诠释了绵阳作为中国唯一科技城,如何将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作为绵阳电子信息产业的领军企业,九洲集团始终秉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上双向发力。
步入新发展阶段,九洲集团如何立足优势,让科技创新持续赋能产业创新?
合作是关键。活动周期间,九洲集团与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叶志镇签署院士工作站筹建协议,双方将在先进显示、健康照明及通信技术等前沿领域开展深度合作,进一步夯实绵阳的原始创新能力。
区域协同也实现重要突破。九洲携手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电缆研究所有限公司共同签署并揭牌“长三角协同创新中心”,积极构筑“绵阳—长三角”跨区域协同创新链,打破地理界限,汇聚顶尖资源,共谋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在叶志镇看来,当前国家正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企业应聚焦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商业航天等关键领域,积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在这场科技创新的浪潮中,谁能成为“弄潮儿”?
——看应用。九洲持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成果广泛应用于航空电子、航天产业、电机产业等重点领域,将技术优势切实转化为产业实力。
——看布局。九洲已全面启动“717工程”,配套实施人工智能、低空产业(低空安防等)、北斗导航、智慧视听、商业航天等科技创新十大专项与科技成果引进转化行动等六大举措,系统构建支撑长远创新的“四梁八柱”。
——看前景。紧扣绵阳构建“587+”现代产业体系的总体部署,九洲提出到2030年实现研发效能大幅提升,科技创新整体实力跻身全国第一阵营,支撑集团实现增量不低于200亿元。
对于绵阳的未来,叶志镇充满期待,“绵阳拥有雄厚的科技积淀,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了坚实基础。希望能进一步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兴’的全链条,让九洲这样的链主企业不仅引领产业浪潮,带动绵阳产业高质量发展,更成为绵阳闪亮的城市名片!”
(鲁文林 彭紫薇)
编辑: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