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区县新闻 > 平武
【平武】“秘境平武·熊猫家园” 辨识度快速提升的背后
发稿时间:2025-11-13 10:38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初冬时节,平武层林尽染,如诗如画:九绵高速沿线彩林与云海辉映,报恩寺古建在晨光中静静矗立,白马山寨的火塘歌舞点燃夜色,王朗林海的生态廊道迎来络绎不绝的探秘者。这一幅“一步跨越千年,一眼尽览四极”的文旅画卷,正是平武县以“两轴一环”为核心支撑、深耕“秘境平武·熊猫家园”文旅品牌的生动写照。


  原标题:以“两轴一环”为核心支撑,构建特色IP矩阵,完善全域旅游布局,丰富全季全时业态 ——

  “秘境平武·熊猫家园” 辨识度快速提升的背后


  初冬时节,平武层林尽染,如诗如画:九绵高速沿线彩林与云海辉映,报恩寺古建在晨光中静静矗立,白马山寨的火塘歌舞点燃夜色,王朗林海的生态廊道迎来络绎不绝的探秘者。这一幅“一步跨越千年,一眼尽览四极”的文旅画卷,正是平武县以“两轴一环”为核心支撑、深耕“秘境平武·熊猫家园”文旅品牌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平武立足得天独厚的生态与文化资源,破解交通瓶颈、整合分散要素、升级服务品质,推动文旅产业从“过境游”向“目的地游”转型,从单一观光向深度融合跨越,在大九寨文旅环线中崛起为极具辨识度的新兴旅游高地。2025年暑期及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民宿入住率持续保持高位,旅游消费同比增长超30%,文旅融合正成为驱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扒昔加古寨。
 

  全域联动

  “两轴一环”实现资源全覆盖

  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必先有科学规划的战略引领。平武县在改革实践中明确提出以“两轴一环”为核心的空间布局,为全域文旅融合搭建起坚实骨架,彻底改变了过去资源分散、线路零散的发展困境。这一战略布局并非简单的地理串联,而是立足区域资源禀赋与市场需求的精准谋划,实现“点上出彩、线上联动、环上闭环”的发展格局。

  “两轴”即南北文旅发展轴与东西文旅发展轴,构成平武文旅核心动脉。南北轴以县城(报恩寺)为中枢,北接九寨沟景区,南连绵阳、成都等核心客源地,串联起高村乡天府旅游名镇、清漪江红色教育基地、羌族文化体验区等关键节点,形成“历史文化+乡村康养+红色研学”的多元业态带;东西轴西通黄龙、川主寺景区,东连广元、重庆、西安等市场,整合虎牙大峡谷、药丛山、老河沟等资源,打造“峡谷探险+康养避暑+冰雪运动”的全季旅游线路。两大轴线如同舒展的双翼,既承接大九寨、川西北的旅游流量,又向内聚合县域核心资源,实现了“外连大市场、内聚强合力”的发展效应。

  “一环”则是串联四大子IP核心区域的“大九寨小循环”旅游环线,将“朝圣深山故宫报恩寺”“探险虎牙大峡谷”“做客白马十八寨”“漫步千年林海王朗”四大特色板块无缝衔接,构建起“寻迹四极秘境”的沉浸式旅游体验。这条环线通过资源互补实现了1+1>2的协同效应——

  游客可上午在报恩寺聆听明代古建的历史回响,下午赴虎牙体验峡谷风光,晚间在白马山寨感受原生态民族风情,次日深入王朗林海探索大熊猫栖息地的生态奥秘,一日之内体验“跨越千年、穿梭四极”的独特魅力。随着九绵高速的全线贯通,“两轴一环”交通支撑更加坚实,昔日“藏在深闺”的秘境之地,如今已成为触手可及的旅游目的地。

关坝自然研学活动。

  IP赋能

  “一总四子”塑造核心竞争力

  如果说“两轴一环”是文旅发展的骨架,那么特色IP矩阵就是注入其中的灵魂。平武县以“秘境平武·熊猫家园”为总IP,串联四大子IP,将分散的生态、文化资源转化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旅产品,实现了从“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跨越。这一IP体系的构建,既凸显平武的独特标识,又满足了游客对个性化、深度化体验的需求,成为文旅融合的核心驱动力。

  总IP“秘境平武·熊猫家园”精准把握平武的核心特质:作为大熊猫国家公园重要组成部分,平武拥有王朗、老河沟等核心片区,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熊猫家园”的定位强化了全球辨识度;而白马藏族文化、明代古建筑文化、红色文化等多元形态的原生性呈现,又赋予“秘境”深刻内涵。在此基础上,四大子IP各有侧重、各具魅力——

  “朝圣深山故宫报恩寺”聚焦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报恩寺,通过彩画修复、数字赋能、研学产品开发,让这座“深山故宫”成为展现历史文化的活态载体,2025年暑期接待研学团队超千批次;

  “探险虎牙大峡谷”依托立体气候资源,打造“春赏花、夏避暑、秋观叶、冬戏雪”的全季产品,滑雪场项目的推进让冬季旅游热度持续攀升;

  “做客白马十八寨”深挖东亚古老部族白马藏族文化,以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为抓手,通过火塘歌舞、非遗体验、特色民宿等业态,让游客沉浸式感受民族风情;

  “漫步千年林海王朗”则聚焦生态旅游与自然教育,建设王朗自然教育基地、北山研学馆,成为“全国自然教育第一县”建设的核心载体,吸引亲子家庭与科考团队纷至沓来。

  IP矩阵的落地离不开资源整合的深度实践。平武坚持“一核两翼”布局,以县城为核心聚合报恩寺、西城门等资源,巩固省级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试点成果;以白马王朗、虎牙为两翼,分别推进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与峡谷景观开发,让IP有了坚实的实体支撑。同时,平武整合清漪江、药丛山等特色资源,推动现代农业园区与景区融合、康养业态与生态资源嫁接,丰富IP矩阵的内涵与外延。这种“总IP引领、子IP支撑、资源全覆盖”的发展模式,让平武文旅摆脱了同质化竞争,形成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核心竞争力。

半山彩林半山雪。
 

  服务提质

  “品质体验”提升游客满意度

  文旅产业的持久吸引力,既在于特色资源的独特性,更在于服务体验的舒适度。平武县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补短板、强优势、提品质,以精细化服务为文旅融合保驾护航,让“流量”真正转化为“留量”。从交通网络到智慧服务,从民宿集群到文明环境,平武全方位提升旅游承载能力,为游客打造安全、便捷、舒心的旅游体验。

  交通基础设施的跨越式发展成为关键支撑。除九绵高速全线贯通外,平武加快G665、G247等国省主干线改造,完善景区支干线与内部“毛细血管”,优化旅游专线,构建起“高速+干线+支线”的立体交通网络。在九绵高速沿线,7个互通枢纽精准串联核心景点,隧道出入口、导览标识等旅游服务设施同步完善,让“车行画中、景随路移”成为现实。

  住宿品质的升级同样显着,平武实施“百村·千宿·万人业”行动,打造“岷山度假百里精品民宿走廊”公共品牌,建成精品民宿93家,形成5大森林康养民宿集群。这些民宿既有白马山寨的民族特色,也有高村乡的田园风情,更通过地暖安装、智慧设备配置、诚信经营承诺等举措,让游客“住得舒心、玩得放心”,2025年国庆假期民宿预订量较去年增长150%。

  智慧服务与文化氛围的营造让旅游体验更具温度。平武搭建“智慧平武”管理平台,推动景区电子地图、智能导览全覆盖,让游客随时随地获取便捷服务;挖掘“平武野菜”与民族美食,建设报恩美食坊等特色街区,满足游客味蕾需求。

  同时,平武将文明实践与文旅发展深度融合,开展“清凉平武·文明同行”等主题活动,通过文艺展演、知识宣讲、趣味互动等形式,引导游客文明旅游、商户诚信经营。此外,平武强化市场主体培育,做强县属文旅集团,招引优质企业参与景区运营、数字文创等领域,实施文旅企业“个转企”“小升规”计划,健全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为产业发展注入内生动力。

  从“两轴一环”的战略布局到“一总四子”的IP矩阵,从交通瓶颈的破解到服务品质的升级,平武县以改革为笔、以资源为墨,在文旅融合的画卷上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随着大九寨交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推进,平武将持续深化文旅融合实践,完善全域旅游布局,丰富全季全时业态,让“秘境平武·熊猫家园”的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胡宇 记者 任露潇  平武县委宣传部供图)

     编辑:郭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