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阳新闻
第十三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回眸
发稿时间:2025-10-01 08:22   来源: 绵阳日报


  原标题:科创引领前行 携手共赴未来

  —— 第十三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回眸
  

  9月26日至30日,第十三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举行。

  今年,恰逢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25周年,这场承载着“创新记忆”与“发展期许”的科技盛会,以“协同创新·融合发展·开放合作”为主题,聚焦“两用技术融合”,以为期5天的活动,交出了又一张“硬核”答卷——

  21个“绵阳造”机器人组成“表演天团”成开幕式焦点;280余家企业携1000余件高新产品参展,实物率超90%,含“低空卫士”激光武器等50余件“首秀”产品;举办30余场论坛,16位院士等超3000名嘉宾参与,促成多领域签约,项目签约额超310亿元;引入“南天门计划”科幻IP,设产业供需对接馆,促进“科博+文旅+消费”融合,预计主题展吸引20万人,相关营收达1800万元……

  毋庸置疑,科博会从第一届到第十三届,科技与创新在此交相辉映,开放与合作在此激情碰撞,新一轮科技浪潮扑面而来,一场“以科兴会、以会促产、科产一体”的良性互动在这里次第展开。

  科博会不仅成为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25周年的“见证者”与“推动者”,更集中展现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成果,以市场化转型的全新实践,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注入科技动能。

  新高度——

  高端化专业化国际化办会

  国家级展会能级持续提升

  科技的价值,在于转化为推动发展的生产力。本届科博会紧扣“协同创新”主线,搭建起高端学术交流与产业对接的桥梁——

  密集举办涪江科技汇、新质生产力低空经济大会、航天国际化发展大会等30余场论坛,16位院士、65位军工集团代表、77家科研院所及高校专家齐聚,超3000名嘉宾围绕颠覆性技术趋势展开研讨。世界机器人大赛绵阳锦标赛等3场全国性赛事同步开启,4000余名选手在绵竞技,点燃青少年科创热情。

  开幕式上,21个“绵阳造”机器人组成的“表演天团”成全场焦点。这是国内首次多企业、多型号机器人同台演绎,从机械舞步到协同互动,最终由机器人宣布展会开幕,既展现了“人工智能+文化创新”的融合魅力,更彰显了绵阳本土的科创“硬实力”。

  展会期间,设A、B、C三个主题馆和多个配套服务区,全面展示科技创新成果,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A馆聚焦科技创新成果,设置科技城建设25周年成就展、两用技术融合展等板块,全面展示绵阳科技城创新历程;B馆突出协同创新,组织十大军工集团、科研院所及龙头企业发布合作需求,通过40余场项目路演推动“展览”向“展销”转化;C馆以“未来空天战”为主题,引入航空科幻IP“南天门计划”,打造“观展—体验—互动”三位一体场景;在D馆和室外展区设置特色餐饮、文创产品展销等配套服务区,组织科技体验项目营造科技氛围,提升群众参与性、互动性和科普性。

  科博会期间,精心策划了“会、展、论、赛、产”等30余场重量级活动,并举行国防科技工业青年征文比赛、科普讲解大赛、世界机器人大赛等国家级赛事。在产业对接方面,举办了低空经济产业对接会、第七届航天国际化发展大会等重点活动,推动项目落地和产业发展。

  本届科博会更显国际化,引来更高层级国际合作,浇灌绵阳创新“沃土”。通过举办科技外交官之家2025年资深外交官·绵阳行活动,吸引多位科技外交官及科技体制改革领域的专家齐聚一堂,围绕科技城建设、对外科技交流合作等开展研讨交流。与会嘉宾充分运用其丰富的外事与国际合作经验,结合绵阳的产业基础和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交流,为绵阳推动科技创新全方位、一体化、多领域、高层次发展建言献策,助力绵阳打开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新窗口。

  共话科技前沿、共促创新合作。东道主绵阳也以本届科博会为契机,深化科技开放合作,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新亮点——

  “黑科技”与“硬核”产品扎堆

  多个“首展”持续刷屏

  在展览展示方面,3.2万平方米的展览区划分出科技城建设25周年、两用技术融合、人工智能和低空经济等专题展区,吸引28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参展,展出1000余件高新技术产品,展品实物率超90%。

  中国(绵阳)科技城25年来的发展历程与“大国重器”成果交相辉映。“天问一号”北斗组网模型、“天盾”反无人机系统、FH-909无人直升机、低空监视雷达等“硬核”产品集中亮相;载人无人机、无人驾驶车辆、熊猫AI快乐生活等酷炫产品,跳动着科技的“脉搏”;“低空智行”运营服务平台、四足机器人、旺达3.0机器人、长虹灵曦人形机器人、九洲无人机防控指挥车等前沿展品获得超高关注;腿脚灵活会采茶的“蝎子”机器人、精准耕种的“豌豆射手”、“能跑能滑”的“风火轮”机器人、“秒杀”肿瘤的放疗设备、智能直流离子风机让中国“智”造处处闪现。

  而中航工业“南天门计划”科幻科普主题展的引入,更让科博会成为全民参与的“科技盛宴”——7000平方米的沉浸式科普展上,10万吨级空天母舰“鸾鸟”、空天战机“玄女”、白帝C型全尺寸模型等装备震撼亮相,驾机飞行、太空跳伞等互动项目吸引市民打卡。这里承载着“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的精神内核,将“硬核”军工科技与浪漫科幻想象相融合,激发青少年对航空航天事业的向往。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科博会带来了无数“首秀”:“低空卫士”激光武器、特种四足机器人、中大型无人机、商业火箭发动机试车台等50余件“首秀”产品,勾勒出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领域的创新图景。绵阳现代种业首次亮相,展示出国香优428、绵麦902、绵番1号、绵高青1号等54件绵阳种业“明星”产品,涵盖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等多种农作物,旨在展示种业强市建设成效,探寻更多合作机会。

  “绵阳造”人工智能领域也频出“新招”:长虹智能机器人公司开发的智能螺钉锁付机器人堪称工业装配线上的“精准快手”,能自主识别不同尺寸的产品,实现2分钟极速换产;四川九洲空管科技公司智空混合物流系统装备,支持15家以上物流公司的无人机共享航线、协同飞行,能为每架低空物流无人机规划最优路径,避免“空中堵车”,目前已在北川、安州、江油投入运行;中科美菱超低温深冷冰箱,可以冻到零下86℃,打造科研“保鲜舱”,这不仅是科研领域的“低温卫士”,更是达到医用级标准的“专业选手”。

  此外,本届科博会还发布了《颠覆性技术前瞻(2025)》报告、《颠覆性技术产业化指数报告(2025)》等多项成果,遴选出40项最具突破价值的未来技术;首次集中发布“地平线”反无人机系统、全域全时核生化智能监测预警系统、焦点2号百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等8项两用技术先进产品。

  从“大国重器”到民生科技,本届科博会的千余件展品全方位体现了中国科技创新的强劲实力。闪耀的“科博蓝”、“硬核”科技产品和技术更是持续“刷屏”央省主流媒体。

  新实效——

  精准对接蓄动能

  前沿洞察促升级

  本届科博会紧扣“协同创新·融合发展·开放合作”主题,在投资促进与产业洞察两端协同发力,以一系列精准高效的投资推介与专业前沿的论坛活动,交出了一份含金量十足的“新实效”成绩单,为绵阳乃至区域产业建圈强链注入了澎湃动力。

  主会场汇聚了180余家优质企业和商协会,其中,央国企及行业领军企业占比超过七成,彰显了平台的高端资源集聚力。签约项目实现量质齐升,55个集中签约项目协议总投资达275.35亿元。

  项目结构凸显“高能级、强链条”特征:5亿元及以上重大项目39个,占比71%;41个项目紧密围绕绵阳建圈强链“587”产业体系布局,占比75%。重庆芯辰微电子总部、紫微宇通太空飞船及商业空间站等关键项目的落地,有效填补了产业链空白,显着增强了区域产业竞争力。

  本届科博会还创新采用“1+4+N”活动体系,通过系列专业活动深度把脉产业趋势。人工智能专场聚焦技术落地,揭牌“智能导盲机器人实验室”,发布长虹“具身智能机器人训练场”等创新成果;航空电子恳谈会瞄准产业核心,集中发布540V高压直流锂电源系统等前沿技术,同步创设产业基金与服务平台;外资企业圆桌会与低空文旅推介会拓展合作广度,推动北川签约5个低空项目,实现空域资源与地域文化创新融合。

  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成效显着。30余场高端活动汇聚16位院士、65位军工集团代表、77家科研院所专家,超3000名嘉宾共议前沿趋势;发布《颠覆性技术前瞻(2025)》报告等多份权威报告,遴选40项突破性未来技术;首次集中发布“地平线”反无人机系统等8项两用技术产品;精准匹配3000名采购商开展洽谈,促成28个产业项目签约;激光科技创新产业大会签约10个合作协议,总投资35.3亿元。

  一个个项目的“落子”,既是量的突破,更是质的提升,有力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产业链协同与创新链融合,为绵阳“587”产业体系注入新动能,也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新体验——

  科技盛宴聚人气 互动科普播火种

  本届科博会不仅是科技交流的盛会,更是一场全民共享的科普盛宴。

  从农业机器人到医疗黑科技,从智能中医到数字文旅,一个个创新展品以互动体验的方式,让高深科技走进大众生活,营造出浓厚的全民科普创新氛围。

  在重庆移通学院展区,两款农业智能装备引人驻足。仿生蝎子造型的智能采茶机器人灵活扭动多关节底盘,精准完成识别、采摘、收集全套动作;集犁土、播种、平土、浇灌于一体的智能豌豆耕种机,凭借太阳能自主续航和精准作业系统,展现了现代农业科技的创新活力。这些师生团队的研发成果已获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认可,正迈向产业化应用。

  医疗展区的中玖闪光FLASH放射治疗家族带来肿瘤治疗新希望。e-Flash设备专攻浅层病灶,以“快准狠”的特点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大幅降低副作用,已在华西医院开展临床试验;全球首创的X-Flash系统更能在1秒内完成传统放疗需6—8周的治疗过程,标志着“放疗领域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正从理想走向现实。

  智能科技与日常生活深度融合。翼博机器人的轮式四足机器人实现了步行与滑行的灵活切换,将在工业领域大显身手;创时代电子的智能直流离子风机以领先性能解决工业静电隐患;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敏鹊AI医生助手”能听懂方言,5秒生成诊疗方案,让优质医疗资源更加普惠。

  文旅体验因科技而焕发新生。在“仙海沉香”数字人展台前,孩子们与AI导游自然对话,感受低延迟交互的魅力。这套技术已拓展至政务、教育等多领域,推动智能服务向更有温度的方向进化。而“南海峡计划”主题展区则通过模拟飞行、太空跳伞等沉浸式体验,让观众在娱乐中学习航空知识,在孩子心中播下科学的种子。

  从专业观众到普通市民,从科研人员到中小学生,科博会以最贴近生活的方式,让科技创新从实验室走向大众,真正营造出“科技为民、创新惠民”的全民科普新气象。这种沉浸式、互动性的科普体验,正为培育创新文化、提升全民科学素养注入持久动力。

  从汇聚全球智慧到大国重器惊艳亮相,从项目加速落地到科普盛宴精彩绽放,本届科博会以创新之火点燃高质量发展引擎,为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注入强劲动力。

  盛会落幕,创新永续。站在新起点,科博会积蓄的科技动能与火种,必将赋能区域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迈向更加壮阔的新未来。(记者 谢艳 唐甜)


 

    编辑:郭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