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区县新闻 > 平武
【平武】强化建设“报恩飨礼”品牌,打造亮眼“生态名片”
做好“土特产”大文章 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发稿时间:2025-10-16 09:05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今年以来,平武县锚定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高质量发展目标,以“报恩飨礼”品牌建设为核心抓手,统筹政策资源、创新推广模式、强化品控根基,推动生态农产品从深山走向市场,为县域农业产业升级与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如今,“报恩飨礼”的品牌影响力与市场价值持续攀升,成为平武一张亮眼的“生态名片”。

  “来尝尝平武的高山绿茶,茶汤清亮,喝着还有股兰花香!”10月7日,在“川超”绵阳九洲长虹队首个主场比赛现场,平武“报恩飨礼”展销专区内,工作人员正热情地向来往市民递上试饮杯,展台前围满咨询采购的人群——有的市民拿着黑猪腊肉仔细查看溯源标签,有的则对着包装精美的山野菜礼盒拍照分享。热闹的消费场景,正是平武县以“报恩飨礼”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纽带,让深山生态好物走向大众生活的生动缩影。

  今年以来,平武县锚定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高质量发展目标,以“报恩飨礼”品牌建设为核心抓手,统筹政策资源、创新推广模式、强化品控根基,推动生态农产品从深山走向市场,为县域农业产业升级与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如今,“报恩飨礼”的品牌影响力与市场价值持续攀升,成为平武一张亮眼的“生态名片”。

  □ 李涛 记者 任露潇

  标准筑基石

  专项资金撑起品牌“四梁八柱”

  品牌要长久,标准是关键。2025年,平武县精准统筹县级衔接资金80万元、食药同源自筹资金40万元,专项推进《平武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推广项目》,将“规范化”作为品牌发展的核心诉求,聚焦“报恩飨礼”管理办法、产品技术标准及运营管理机制三项关键成果制定,从制度层面为品牌发展搭建“四梁八柱”。

  6月,平武县市场监管局、农业农村局、商务经合局、供销社组建联合评审组,对三项关键成果开展初审工作。评审过程中,工作人员对照行业规范与平武农产品实际特性,提出针对性优化意见,确保制度内容既科学严谨,又能切实解决品牌运营中的实际问题。目前,相关成果已同步应用于品牌问题“举一反三”整改,为品牌规范运营筑牢制度基石。

  针对此前存在的品牌管理主体缺位、标准覆盖不足等现实难题,平武县已明确清晰的优化路径:一方面,计划设立品牌专属管理机构与岗位,配备专业人员负责品牌日常运营、标准执行监督等工作;另一方面,逐步完善种养环节全流程标准,从源头把控农产品品质。同时,加快推进成果最终审定与发布,彻底破解“企业用标不统一、品质把控无依据”的发展瓶颈,推动“报恩飨礼”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让品牌发展更具韧性与竞争力。

  多维拓市场

  展会版图扩大让生态好物走俏

  “每月一主题、月月有惊喜”,这是平武县拓展“报恩飨礼”市场的核心思路。依托“熊猫走天下·生态进万家”核心平台,平武已在绵阳万达、凯德等重点商超,陆续举办年货节、野菜季、绿茶推广等系列活动,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买到平武深山的生态产品。下半年,平武还将重点推进“黑猪季”专项行动,精准对接秋冬时令消费需求,进一步激活市场潜力。

  “七进”工程的落地,让“报恩飨礼”渗透到更多生活场景:目前已覆盖10家省直机关及6个市级集中办公区,走进5个城市社区;与成都明宇环球、新希望物业等企业达成合作,其中中诚投建工采用“集采+自采”模式,单次采购金额超5.3万元;成都电子科大“熊猫家园体验矩阵”、绵阳5所高校“活动周”同步推进,以“体验式消费”让年轻群体爱上平武生态好物。

  展会版图的持续扩大,更让“报恩飨礼”走出四川、迈向国际。从重庆消博会、沈阳世界粮食大会,到第11届四川农博会,再到首次走出国门亮相新加坡展会,23个获得“天府乡村”公益品牌认证的平武农产品,随“报恩飨礼”一同登上国内外舞台,向外界展示平武“森林四库”建设的生态硕果。

  创新产销对接模式同样成效显著:联动省人大促成“报恩飨礼(大成)旗舰店”落地,打造“寻味绵州·平武红鸡厨艺大赛”节会IP,推动产品入驻西南财大天府学院“天府购”平台,借山野集市与绵阳百盛超市达成合作,实现山野菜日销量约250公斤。截至目前,“报恩飨礼”累计开展各类推广活动83场,总销售额达6484万元,重点活动线上线下销售额突破220万元,网红直播预售量更是高达5万斤。

  立体化传播

  全方位宣传体系擦亮生态名片

  为让“报恩飨礼”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平武县构建“高端推介+媒体矩阵+场景广告”的全方位宣传体系,从不同维度发力,持续提升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擦亮平武生态名片。

  在高端推介层面,平武县积极搭建国际国内交流平台,让“报恩飨礼”在重要场合发声。县长带队在新加坡专场推介会上,向国际客商生动讲述“报恩飨礼”背后的生态故事与品质优势,现场展示高山绿茶、生态黑猪肉等特色产品,吸引海外采购商关注;企业团队则在世界粮食大会、四川农博会上精准推广,通过产品展示、合作洽谈等方式,持续放大品牌影响力,让更多人了解平武的生态农产品。

  媒体宣传实现多点开花,主流媒体与新媒体协同发力,形成覆盖广泛的传播矩阵。央视、四川卫视等省级以上媒体先后推出5期专题报道,深入挖掘“报恩飨礼”品牌建设历程与产业带动成效;川观新闻、涪江观察等本地媒体刊发报道 67 期,及时传递品牌活动动态与产品信息;新华网、人民网及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发布宣传内容 40 条,其中抖音平台通过短视频展示农产品采摘、加工过程,小红书平台邀请博主开展产品测评,以更贴近大众的传播方式,提升品牌在不同受众群体中的认知度。

  线下广告则实现精准覆盖,从出行场景到地方特色推广,多维度强化公众品牌记忆。在交通枢纽方面,平武县在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绵阳南郊机场设置灯柱广告、灯箱及LED大屏,滚动播放“报恩飨礼”品牌宣传片与产品信息;在高速公路沿线,于车流量密集的成绵广高速布局3处平面广告,让过往车主直观了解品牌;在地方特色推广上,豆叩羌族乡通过绵阳3条公交线路及100余个公交站台,重点推介当地特色茶品,同时配合近2万册定制化展会宣传资料,让“报恩飨礼”品牌形象融入市民日常生活场景。

  “接下来,平武县将加快推进‘报恩飨礼’品牌标准发布与专属管理机构建设,重启主题推广活动,筹备农交会等重点展会,持续深化‘报恩飨礼’与‘天府乡村’品牌协同发展。”平武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编辑:谭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