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州大小事
江油“90后”返乡创业大学生杨维明——踏上田间“追梦路”带领乡邻同致富
发稿时间:2022-02-22 08:42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3月收花菜,5月收油菜、马铃薯和小麦,今年长势都不错,一定是个丰收年。”谈到丰收,杨维明拍了拍裤腿上刚刚在花菜地里粘上的泥巴,指着不远处种着油菜和马铃薯的土地,十分满足地告诉记者,“这就是我的绿色梦想,这就是我的青春。”近日,记者在位于江油市武都镇杨亭坝村的明利家庭农场看到,农场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农场主杨维明和妻子正在田园里一边查看农作物生长情况,一边和村民探讨农作物今年的长势。

  杨维明(右)查看农作物长势

  □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李锦辉 文/图

  “3月收花菜,5月收油菜、马铃薯和小麦,今年长势都不错,一定是个丰收年。”谈到丰收,杨维明拍了拍裤腿上刚刚在花菜地里粘上的泥巴,指着不远处种着油菜和马铃薯的土地,十分满足地告诉记者,“这就是我的绿色梦想,这就是我的青春。”近日,记者在位于江油市武都镇杨亭坝村的明利家庭农场看到,农场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农场主杨维明和妻子正在田园里一边查看农作物生长情况,一边和村民探讨农作物今年的长势。

  “种地也是一门学问,需要一点一点地摸索,还要多学习,多钻研。”这是杨维明的口头禅。刚回村时,这位戴着眼镜,一脸书生气的大学生并不被村民看好。年复一年的丰收,农场的快速发展,让村民懂得了科学种植的重要性。“我是专科毕业,现在专升本,本科在读,只有多学习,才能把先进的农业知识带回农场,产业发展才能越来越好。”杨维明十分坚定地说。

  年出生的杨维明,从小生长在农村,大学毕业后在城里一家健身房工作,收入还算稳定。父母一直在农村发展产业,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种植和管理经验,经常处于亏损状态,这让杨维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和妻子商量后,决定放弃城里的工作,回乡发展产业。下定决心的他并没有蛮干,翻阅相关农业书籍,了解国家号召大学生返乡创业相关政策和绵阳鼓励支持大学生返乡创业并成立家庭农场的优惠政策后,杨维明十分高兴。2015年3月,他和妻子踏上了回乡的路。

  回乡后,杨维明成立了江油市明利家庭农场。从最初的只有自有土地2.15亩,到后来流转土地约70亩,夫妻俩和父母一起不断探索,通过多种渠道学习相关种植技术,参加省市县以及镇上的各类培训。通过学习,杨维明明白,要想有好的收成,首先要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我们村地处平坝,土地肥沃,气候湿润,水利条件比较好,适合马铃薯、油菜等农作物生长。”杨维明随即购买引进马铃薯种子4000公斤,当年试验种植马铃薯20余亩。通过科学管理,当年亩产高达3000公斤,收获成品马铃薯60余吨。试种马铃薯大获成功,让杨维明信心大增。

  随后,杨维明开始扩大种植规模,根据土壤条件增加农作物品种,农场发展越来越壮大,每一年都喜获丰收。今年花菜、马铃薯、小麦、油菜丰收在即,无论多忙,杨维明每天都要去地里看看,生怕对这些“宝贝”照顾不周。

  目前,杨维明的明利家庭农场经营土地1200亩,实行产、销一体化经营模式,带动了周边乡邻和脱贫户共同发展。很多乡邻看到杨维明的农场发展很好,纷纷上门“取经”。为此,他在村里开创了田间农事讲堂,为乡邻答疑解惑。同时,他还组建了5人技术服务队,多次参加市县举办的农事培训和学习。“大学生当农民就是不一般,我们都要向他学习。”说到杨维明,村民连连竖起大拇指。

  年,杨维明创办的明利家庭农场被评为四川省家庭农场省级示范场。2021年,农场实现销售收入400万元,利润95万元。杨维明告诉记者,作为新农人,他将继续怀揣梦想,致力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带动更多农户致富增收,让家乡变得越来越好。

编辑:李志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