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区县新闻 > 北川
【北川】向新而行 低空经济加速“起飞”
场景落地+基地支撑+全链协同
发稿时间:2025-09-01 09:56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近日,在中国科技城(北川)无人机综合测试基地,一架六旋翼无人机正接受低气压、低温环境的极限测试;而千里之外的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北川团队打造的无人机飞行表演惊艳亮相……作为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北川以通用航空为核心引擎,激活低空经济多元应用场景,探索出一条通航产业赋能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绵阳飞行职业学院无人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学员学习无人机操作

  近日,在中国科技城(北川)无人机综合测试基地,一架六旋翼无人机正接受低气压、低温环境的极限测试;而千里之外的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北川团队打造的无人机飞行表演惊艳亮相……作为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北川以通用航空为核心引擎,激活低空经济多元应用场景,探索出一条通航产业赋能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随着应用场景持续深化、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北川向新而行,加速构建具有北川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开启了一场“向天空要生产力”的产业变革。

  □ 杨国华 记者 唐舒琪 文/图

  多元场景落地

  绘就低空经济美好生活新图景

  8月8日晚,夜幕下的哈尔滨冰雪大世界,3000架无人机以夜空为幕、科技为笔,上演了一场震撼人心的视觉盛宴。无人机编队时而组成“北国好风光 美在黑龙江”的醒目字样,时而化作3D巨龙盘旋天际,引得现场观众纷纷驻足拍摄。

  这场盛宴的幕后推手,是北川禹创智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的无人机表演团队。为呈现完美效果,团队耗时两周完成编程,30名工作人员在现场反复调试,最终打造出宽约600米、纵深约600米的空中巨幕。

  “我们部署了32个地面基站,采用RTK实时差分算法,将每架无人机的定位误差控制在3厘米左右。”团队技术总监张勋阳介绍,针对烟花表演产生的气流干扰,团队还研发了“双模抗扰系统”,依托历史烟花数据训练神经网络,让无人机拥有抗干扰的“鹰眼”与“翅膀”。这场空中秀不仅是视觉盛宴,更是北川无人机控制技术的集中展示,彰显其通过场景应用实现技术价值变现的探索成果。

  低空经济的价值,还体现在民生服务的细微之处。在北川开坪乡海拔1400多米的山林间,村民杨修林操控多旋翼无人机,将刚采收的厚朴皮快速运往山下集散点。过去靠人力背运需1小时,如今几分钟就能完成。除了药材运输,无人机还广泛应用于当地农业生产,承担起喷洒农药、施肥等农事作业,助力山区农业提质增效。

  在北川应急指挥中心,值班人员通过大屏幕实时查看无人机巡山传回的高清画面。5架配备高清摄像头与红外传感器的无人机,正对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日常巡查。“一旦发现异常,系统会自动报警,我们就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值班人员说,无人机让应急监测更高效、更精准,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起“空中防线”。

  交通与文旅领域,低空经济同样释放强劲活力。2024年,北川—达州—重庆梁平航线开通,成为川渝首条低空短途运输航线,今年 “五一”假期客座率达86.11%,低空出行的市场潜力进一步释放。此外,北川还推出“低空看北川”项目,游客搭乘飞行器“漫步云端”,从空中俯瞰羌寨风貌,将独特的民族风情与自然风光定格为难忘记忆。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低空经济正成为北川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力量,一系列应用场景多点开花,为低空经济发展按下“加速键”。

 

永昌机场内,各式飞机和无人机整齐停放。

  专业基地支撑

  打造西南低空经济测试新高地

  中国科技城(北川)无人机综合测试基地,是全国少数民族地区首个无人机综合测试基地,既是四川低空改革试点的实践成果,更是推动西南低空经济崛起的关键支撑。在这里,每一架无人机都要经历严苛测试才能走向市场。

  走进基地,各功能区的测试工作有序进行:高原环境模拟实验室内,六旋翼无人机承受低气压、低温的极限测试;电磁兼容测试区,技术人员细致检测无人机抗干扰能力;室外试飞场,多架无人机协同升空,进行复杂编队飞行测试。“我们拥有54平方公里的专用测试空域,覆盖平原、丘陵、山区全地形。”测试基地负责人介绍,基地可模拟海拔5000米的飞行环境,复现强风、降雨、冰雹等极端天气,为无人机提供最真实的测试环境,确保产品质量可靠。

  作为西南地区首家集CNAS测试、适航认证、定制化场景试验于一体的综合测试中心,基地每年为50余家科研单位提供超4万架次的测试服务。“中航工业等国内顶尖科研机构都选择在这里开展无人机测试验证。”该负责人自豪地说,凭借优质的测试条件与高认可度的结果,基地已成为行业内重要的技术支撑平台。

  测试基地的创新不仅体现在硬件设施上,更体现在服务模式上,基地推出了“测试+认证”一站式服务,企业可在此完成从研发测试到适航取证的全流程,大幅节省时间与成本。同时,基地还与中国航空学会、中航通飞、重庆交通大学等20余家机构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合作,构建起上下游协同的产业生态,为低空经济发展汇聚合力。

  谈及未来规划,基地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扩大测试范围,争取更多低空飞行空域,满足不同类型无人机的测试需求;同时优化空域报备流程,提升申请效率,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乘客体验低空短途运输航线

  全链生态构建

  激活北川低空经济发展新动能

  北川低空经济的快速崛起,离不开系统化、链条化的产业生态支撑。从装备制造到人才培养,从运营服务到产业交流,北川正打造多业态融合的发展格局,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在四川长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智能化设备高速运转,工作人员熟练操作,一批批精密零件顺利下线,为新型工业无人机的组装与实验提供保障。作为科技创新型企业,四川长鹰科技拥有世界先进的无人机制造技术以及百余项自主知识产权,成功实现20余项国外技术的国产替代,产品线覆盖多个领域。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核心支撑。在北川低空经济产业学院实训教室内,百余名学生在无人机模拟器前进行操作练习。“我们不仅学飞行技术,还要掌握维护、应用开发和运营管理知识。”学生王林一边操作一边说,良好的就业前景让大家充满期待,“很多企业提前来校招聘,薪资待遇也很可观。”产业学院的“订单式”培养模式,为低空经济产业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解决了企业“用工难”问题。

  北川的低空教育培训还走出本地,服务全国。在内蒙古巴彦淖尔电力实训基地,来自北川禹创智飞航空有限公司的教员正进行飞行教学。此次培训不仅引入民航局认证的规范化课程,还融入北川在川西复杂山地积累的飞行经验,为当地解决严寒气候下输电线路巡检难题提供了系统方案。目前,北川已开发了“低空+培训”“低空+研学”等新业态,累计培训无人机飞手2600余人、飞行员100余人,每年低空教育培训研学规模超6万人,成为区域内重要的低空人才培养基地。

  作为绵阳布局低空经济的关键一环,北川锚定低空经济新赛道,全力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目前,北川已汇聚低空经济产业链相关企业62家,形成“整机+零部件”“有人+无人”等通航装备制造体系,以及“研发测试+装备制造+运营服务”的全产业链格局。经过多年深耕,北川正从单一场景应用,向“研发—制造—运营—服务”全链条协同的产业集群迈进,为低空经济“御风起飞”筑牢根基。

  为扩大产业影响力、促进交流合作,北川积极搭建平台:连续举办中国科技城通航(无人机)产业峰会、世界无人机大会北川低空经济交流会等活动,吸引全国低空经济产学研单位参与;北川至自贡无人机载货运输航线等3个场景亮相四川省低空经济产业链发布会;依托优质空域资源,成功举办十五届全运会群众航模比赛、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等20余场活动,进一步提升北川低空经济知名度。

  从高效物流到应急救援,从低空文旅到高端制造,北川以敢闯敢试的魄力与创新实干的精神,将通航应用从蓝图变为现实,让低空经济真正“飞起来”“热起来”。未来,北川将继续深化产业布局,拓展应用领域,全力打造全国低空经济创新发展示范新标杆。

  编辑:谭鹏 校对:李志 审核:刘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