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适应性训练。 涪城融媒供图
绵阳新闻网讯 “稍息、立正!”伴随着清脆嘹亮的口令,来自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四省市的百余名中学生身着迷彩服,动作整齐划一,稚嫩的脸庞上透着坚毅。11月21日,“川渝云贵”学校国防教育交流活动在绵阳市涪城区体育馆正式开营。
本次活动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民国防教育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具体举措,旨在以“展示教学成果、深化区域协作、共育时代新人”为核心,遵循《高中阶段学校学生军事训练教学大纲》,通过实践化展示、常态化交流,推动学生军事训练高质量发展。
开营仪式刚落幕,共同条令学习与适应性训练便同步开启。教官们从“立正时两脚跟靠拢并齐”“稍息时上体保持立正姿势”等基础动作讲起,逐字拆解口令要领。“以前觉得站军姿简单,现在才懂得每一个细节都是‘令行禁止’的要求。”绵阳中学学生郭骐睿告诉记者,这次活动给她带来很多启发,让她明白,面对困难要拿出坚韧不拔的毅力,遇到问题要学会主动调整方法、大胆尝试突破,每一次坚持和探索都是成长的收获。
在机器人模拟排雷项目中,另一番精彩正在上演。模拟房间内暗藏“地雷”,来自云南的参赛队员通过自主编程的机器人,借助视觉模块识别二维码线索,结合布雷规律精准探测。“这里有雷!”现场操作的同学沉着调整机器人路线,短短10分钟内完成了雷区探测与标注。
川渝云贵山水相依,红色基因早已融入血脉。从遵义会议的光辉指引,到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烽火岁月;从滇西抗战的浴血坚守,到重庆谈判的历史抉择,这片土地上的每一处红色印记,都是国防教育的生动教材。
“组织这次国防教育实践活动,就是想让青少年在沉浸式体验中读懂军装背后的责任与担当,把爱国情怀和国防意识根植于心。”贵州队指导老师陈小红说,通过与兄弟省份队伍的深度交流,不仅分享了各自在国防教育中的创新做法,还碰撞出很多新思路,让后续的国防教育更有针对性、更具感染力,也让各地青少年在交流中拓宽视野、凝聚爱国力量。
作为区域国防教育协同发展的一次创新实践,活动不仅展示了四省市学校军事课教学成果,更搭建了经验共享的桥梁。在高中生国防教育经验交流会上,各省市领队围绕军事课教学创新、国防教育融入日常教学等话题深入探讨;国防教育专题讲座中,专家学者结合国家安全形势,为学子们解读国防建设的重要意义。
接下来,学子们还将参与电磁频谱监测以及战场医疗救护等技能培训,开展高中生国防教育的紧迫性专题讲座、军歌合唱展示以及党课学习等。正如开营致辞中所说,这场跨越山海的交流,不仅是一次国防知识的学习,更是一场青春信念的淬炼——让国防种子在少年心中扎根,让红色血脉在西南大地永续传承。
(涪城融媒 记者 尹秦 王泽宇)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