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阳新闻
北川“茶粮互哺”蹚出山地农业新路子
粮在茶中、茶在林间 以茶养粮、以粮促茶
发稿时间:2025-11-24 08:27   来源: 绵阳日报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眼下,正值苔子茶育种关键期。北川依托标准化育种技术,用一株小小苔子茶串联起完整产业链,用“茶粮互哺”的生态智慧,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11月21日,北川都贯乡茶马村的标准化育种基地里一派繁忙景象。农技人员蹲在田垄间手把手指导,茶农们围着育苗模具认真实操。这是茶马村首次告别“凭经验、靠感觉”的传统扦插方式,转向“茶籽消毒浸泡+无纺袋单间培育”的科学育苗新模式。

  “土要装到四分之三,每个杯子里放10颗茶果子。”北川羌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特聘农技人员牛义贵现场讲解,“有的可能不发芽,这样能保证每杯至少存活8棵苗。”

  24小时消毒浸泡从源头减少病虫害,透气保墒的无纺袋促进根系发育,半年后将健壮茶苗统一移栽——这套标准化流程让茶苗成活率超80%,品质达标率在95%以上,真正实现了从“看天吃饭”到“标准生产”的跨越。

  “以前自己种茶技术不行,现在学习新科技种茶,家门口就能挣钱,还能顾家。”茶马村村民王宣美笑着说,“茶叶不愁卖,有人专门收购,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如今,茶马村30亩育苗基地年培育优质茶苗15万棵,不仅满足本村茶园扩建,还供应周边乡镇及县内龙头企业,带动300余户农户增收。基地敞开收购鲜叶,繁忙时节雇工日薪百元,真正实现“顾家赚钱两不误”。

  “我们培育茶果苗,就是把老祖宗的宝贵财富传承好、利用好。”茶马村驻村第一书记刘浩介绍,通过统一把控品质、统一开拓市场,都贯乡已发展1.1万亩茶园,让古茶树资源成为农户增收的“活资产”。

  茶马村的实践只是北川发展苔子茶产业的缩影。作为当地“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北川茶叶种植面积10万余亩,覆盖10个乡镇,拥有1.5万余亩百年古茶园,涉茶农户2.1万户,年加工茶叶1900余吨,综合产值达8.5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产业”。

  更亮眼的是“茶粮互哺”的生态创新。当地利用茶树行间空间和生长时间差,间套马铃薯、荞麦、魔芋等作物,形成“粮在茶中、茶在林间”的格局。作物秸秆还田反哺茶树,既提升了土地利用率,又实现了“以茶养粮、以粮促茶”的良性循环。

  “我们将完善古茶树保护、生态栽培等制度,让‘茶粮互哺’的生态智慧持续发挥效益。”北川羌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秦慧斌表示,将积极推动北川苔子茶复合栽培系统申报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为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北川方案”。

  (谌子楷 杨舾然 记者 唐云峰)

  编辑:谭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