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案背景与意义 ——
基于国家及省级扩内需、促消费政策,市政协委员聚焦“鼓励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及文化演艺活动促进绵阳文旅发展”,提交集体提案,旨在激发文旅经济活力。
—— 绵阳现有成果 ——
体育赛事:年均举办县级以上赛事超300场(其中国家级、省级超20场),2025年发布相关赛事目录,推动“赛事进景区、街区、商圈”,今年上半年已办180余场。
文化演出:近两年3场大型演出吸引7万余人次,实现票房收入近千万元,带动周边消费6000余万元,构建起立体化演艺体系。
—— 未来发展方向 ——
文化演出:将从优化政策扶持、优化审批、升级场馆设施等方面下功夫。
体育赛事:计划制定赛事经济政策,推进体育设施建设,争取更多高等级赛事,创新“赛事+”模式以激发消费潜力。
体育赛事、音乐节、演唱会等文化活动,近年来深受年轻人喜爱,也成为了文旅融合的新增长点。刚落下帷幕的成都世运会,不仅是体育竞技的盛会,也进一步吸引了全球游客的目光。当前,绵阳MYBA篮球赛战火激昂,群星云集的七夕演唱会万众期待。如何让体育赛事和文化演出的“流量”变为真正的“留量”?
8月21日下午,市政协和FM103.3共同打造的大型广播直播访谈节目2025《对话·提案去哪儿了》第二期,聚焦提案《关于鼓励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及文化演艺活动促进绵阳文旅发展的建议》,共话城市文旅经济发展还有哪些值得深挖的领域。
□ 记者 唐显枚 李媛媛
这份提案缘何而来?“这几年,国家层面、省级层面围绕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等出台了不少政策,可以说是给文旅市场注入了‘强心剂’。”市政协委员范宗荣对此一直很关注,在他看来,赛事与文化演出活动不仅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集聚效应,还能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甚至能增加就业机会,对文旅产业可以产生巨大的撬动作用。
经过前期充分调研,在市政协八届五次会议期间,范宗荣与其他市政协委员联合提交了这份集体提案,围绕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基础配套设施、丰富活动内容、加大宣传力度等方面提出建议,希望能够为进一步激发绵阳文旅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直播活动中,市教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辅介绍了近几年我市体育赛事活动情况:着力打造多层次、多样化赛事活动体系,推进“赛事+文旅”“赛事+消费”,年均举办县级以上体育赛事活动超过300场次,其中,国家级、省级体育赛事活动超过20场次,参赛人数超过30万人次。
今年上半年,市教体局联合市商务局、市文广旅局发布了《2025年绵阳市“跟着体育赛事去旅行”赛事目录》,通过举办跨区域体育赛事活动,吸引省内外运动员来绵参赛;积极开展“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推动文体旅商融合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市已举办县级以上体育赛事活动180余场次。
市文广旅局党组成员、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孙涛介绍:近两年,我市举办的3场大型营业性演出(“红花郎之夜”绵阳站演唱会、“2024QQ音乐巅峰音乐节·绵阳站”、“蔚来城鹭湖之夜”李白故里群星演唱会),累计到场观众7万余人次,实现票房收入近千万元,带动餐饮、住宿、娱乐等周边消费6000余万元。
中小型营业性演出活动也在持续举办,全市构建了“专业剧场+景区驻演+户外演艺”的立体化演艺体系,进一步丰富了演艺市场供给,为探索“演艺+文旅”做出了示范。
“咱们绵阳能不能多搞一些大点的活动?”“针对演唱会,南河体育中心周边交通准备情况如何?”“MYBA以及‘川超’,咱们下一步的筹备情况怎么样了?”“如何进一步繁荣我市文旅产业?”……直播中,市政协委员、听众还就自己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进一步探讨,提案办理单位也积极回应关切,就当前我市体育赛事、文艺演出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如何借鉴其他城市的先进经验进行了交流,同时介绍下一步如何做。
孙涛介绍,针对大型营业性演出,市文广旅局将持续在政策扶持、优化审批、场馆打造等方面下功夫。修订奖补办法,对符合要求的演出项目给予票房补贴、宣传推广支持;优化审批服务,完善部门会商机制,提高审批效率;联合场馆运营方实施适演化改造升级,完善演出专业配置,提升场地承载效能。在此基础上,支持培育本土演出经纪机构,加强资源沟通对接,争取更多优质演出项目常态化落地。
张辅介绍,市教体局接下来的重点工作将围绕制定赛事经济发展政策、持续推进体育设施建设、做大做强体育赛事经济开展,为体育赛事争取更多奖补政策,力争引进更多国家级、省级赛事活动落户绵阳,持续开展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工作提升赛事活动承接能力,创新“赛事+”融合模式,吸引更多群众参与体育赛事,激发消费潜力。
这份提案的督办领导、市政协副主席田荣华表示,希望接下来相关部门能够按照市委的总体部署,把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让赛事、演艺从单一的比赛和娱乐扩展为商旅文体协同发展,加快把绵阳的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市政协将引导广大委员持续关注绵阳赛事经济和演艺经济发展,综合运用多种协商方式和履职平台继续组织委员建言献策,为绵阳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编辑: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