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阳新闻
涪观锐一度:备战"川超":有关绵阳的"梗"你想好了吗?
发稿时间:2025-08-21 09:10   来源: 绵阳日报


  “一支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

  MYBA激战正酣,“川超”又要来了!

  日前,绵阳已发出“足球招募令”:一是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足球队队徽设计方案;二是全城“摇人”,寻求40名足球战将为绵阳而战。这不仅是一座城市对一场赛事的高度重视和精心筹备,更是对体育精神、文化基因与城市形象融合发展的多重探索。

  随着“苏超”出圈爆火,“粤超”“湘超”等赛事在各地多点开花。规则、赛制虽各具特色,但核心要义殊途同归:赛事的价值,不只在于胜负成败,更在于搭建了城市间互动交流的桥梁,做强了区域的整体实力。对群众而言,这是茶余饭后的“快乐源泉”;于城市而言,这更是擦亮品牌名片、提升辨识度的重要契机。

  从绵阳正在火热进行的MYBA也可见出端倪。各地乘着大赛东风,在产品塑造、策划运营和品牌传播上持续发力,将赛事变成城市“自我展示与推介”的舞台:梓潼酥饼、安州鲜橙等轮番登场,成为传递地方特产的“味觉使者”;北川的爬竿绝技、沙朗舞等民族风情展示,让观众沉浸式感受羌族文化……这些创新举措既为赛事赢得流量与热度,也让地域形象变得立体可感。事实证明,体育赛事不仅是汗水交织的竞技,更是淬炼城市精神的重要载体、打造城市品牌的重要支撑。

  借助“川超”这扇窗口,此时,成都、自贡、遂宁等地正摩拳擦掌招募战将,一场全省瞩目的体育狂欢已然箭在弦上。绵阳,如何在这场盛宴中蹚出特色路径,踢出风采?

  场内竞技是根基。绵阳从不缺乏足球基因。从上世纪90年代绵阳丰谷队的职业化尝试,到民间“坝坝球”的火热氛围,足球运动在这座城市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三台被誉为“四川省足球之乡”,实现校园足球全覆盖、全参与;江油足球底蕴深厚,“江油模式”被列入《中国女子足球改革发展方案(2022—2035)》,成为全国推广学习的样板,先后输送出张琳艳、万佳瑶等国脚苗子……这些深厚积淀,都为绵阳征战“川超”埋下充满希望的伏笔,也让人们对其竞技实力充满期待。

  不过,虽定位为业余赛事,联赛的竞争激烈程度也远超想象。从目前披露的信息看来,“川超”中,既有像中国足球名宿、原四川全兴队队长魏群带领的,具有专业素养的泸州“准职业”球队,也有来自凉山等地,拥有体能优势的选手。赛场上,绵阳若想突出重围,仅靠一腔热血远远不够。球队组建是否遵循科学规律?后勤保障能否做到细致周全?主场氛围又该如何营造?这些细节的打磨,或将直接决定绵阳队在川超赛场的最终收获。

  再者,场外文章是关键。对于正在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的绵阳而言,“川超”是展示城市软实力的好机会。赛场外,绵阳更应珍惜并用好这个窗口,想想怎么更好地展示地域特色、产业优势,该用哪些有梗、有趣的方式,让绵阳更具辨识度。其实,“苏超”成功的方法论早已表明——以赛事为媒,运用市场化运营思维,对城市品牌、形象进行重塑与升级。

  绵阳能在“川超”赛场上表现如何,现在尚无定论。但可以确定的是,只要打好手中的“特色牌”,充分展现绵阳足球的竞技实力、绵阳市民的文明素养,以及城市整体形象,实现从“赛场出圈”到“城市出彩”的华丽跃升,这场赛事便有了沉甸甸的价值。

  战鼓已擂响,期待绵阳的精彩表现!(新声)


 

    编辑:郭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