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州大小事
市科协畅通人才与科技城“双向奔赴”之路,打造人才“强磁场”
发稿时间:2025-10-27 09:09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10月24日,在智创荟“三江汇智 创享沙龙”第六期活动上,来自在绵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的30余名青年科技工作者齐聚一堂,通过市级人才公寓探访、人才政策解读等多个环节,看到了绵阳在引才、育才、用才、留才方面的力度,也感受到了绵阳服务人才的“温度”。

  青年科技工作者在智创荟“三江汇智 创享沙龙”第六期活动上积极交流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

  10月24日,在智创荟“三江汇智  创享沙龙”第六期活动上,来自在绵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的30余名青年科技工作者齐聚一堂,通过市级人才公寓探访、人才政策解读等多个环节,看到了绵阳在引才、育才、用才、留才方面的力度,也感受到了绵阳服务人才的“温度”。

  为切实履行科协“四服务”职能职责,更好服务绵阳“人才兴市”战略,今年来,市科协创新开展智创荟“三江汇智  创享沙龙”活动,以活动为媒,开启科技城与青年科技人才“双向奔赴”的新通道,助力提升绵阳人才吸引力、吸附力和贡献力。

  □ 记者  郭若雪  杨方彧 文/图

  以“城”相许

  让青年科技人才看见多维绵阳

  于绵阳而言,人才始终是驱动发展的核心要素。于广大青年人才而言,选择一座城市,往往意味着选择一种发展理念、选择一种成长环境、选择一位“城市合伙人”。作为中国唯一科技城,绵阳每年拿出超2亿元资金支持人才在当地创新创业,着力打造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实践方案。

  智创荟“三江汇智  创享沙龙”活动正是服务绵阳人才政策高质量发展的成功实践。据介绍,该活动以“人才培优、学术交流、艺术生活”三大主题,围绕人才从融入城市到成长发展、从职业提升到生活保障的全链条需求,着力打造梯度化、多元化的服务内容矩阵。据统计,本年度六期活动累计覆盖50余家在绵重点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服务全市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200余人次,构建起“政策赋能、资源对接、文化浸润”三位一体的人才服务体系,激发青年科技人才创新活力。

  架桥铺路

  实现人才与科技城的“双向奔赴”

  智创荟“三江汇智  创享沙龙”系列活动就像一块“磁石”,在聚智引才、精心育才上深耕,让更多青年科技人才看见尊才爱才、开放包容的绵阳,有效增强了人才在绵落地生根、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意愿。

  政策赋能,破解人才发展痛点。系列活动围绕人才政策解读、职称评审、科技项目及人才称号申报等内容,为青年人才“答疑解惑”,将“纸上方针”转化为“可操作指南”。人才政策如何助力新引进人才安家落户?这是以电科九所电机设计师吴博为代表的大部分青年人才最迫切、最关心的问题。在第六期活动现场,市委人才办专家面对面“解题”,现场帮吴博厘清了“人才卡申领条件”“住房补贴发放形式”“购房公积金额度”等各项人才政策适用条件,有效助力青年人才规划发展路径,在绵阳安心安家、扎根立业。

  资源对接,搭建多部门协同平台。每期活动常态化联动政府部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金融机构等多方主体,让人才、政策、金融等多领域资源精准对接,加速创新要素流动。科技金融是强化人才保障、驱动创新发展的“战略资本”。第三期“金融惠才  菁英雅集”活动,绵阳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技助理李旭“有备而来”,针对他关切的水利领域专属金融产品适配性水利科研项目融资方案等关键问题,绵阳人才金融专营服务中心安排专员提供“一对一”对接服务,成功与绵阳市商业银行建立联系,双方已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文化浸润,增强城市归属认同。活动流程深度融入“两弹一星”精神、羌族草编等绵阳本土文化元素,让人才感受绵阳优秀文化魅力,有效提升文化认同感与城市归属感。在第二期活动参观中国两弹城的过程中,初次来绵工作的科技工作者们近距离深刻领悟到了“两弹一星”精神的伟大内涵,大家纷纷表示,要主动接过老一辈在绵科学家的接力棒,把青春热血奉献在“中国科技城”,为推进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绵薄之力。

  接下来,市科协将深化“精准服务、多元赋能”的服务理念,持续优化“三江汇智  创享沙龙”活动形式,聚焦人才在政策落地、资源对接、人文体验、生活保障等方面的新需求,推出更具针对性、创新性的服务内容,为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贡献科协力量。

编辑:李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