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吃下“定心丸”,装上“助推器”,注入“稳定剂” ——
北川:三维发力让营商环境优无止境
政策扶持“强保障”
精准对接企业“点单”和政府“上菜”供需两端,构建多向企业“征点子”、多方论证“制单子”、多措并举“上好菜”的全流程服务体系,有效提高政策制定的精准度、匹配度;扎实开展政企联动,落实促就业、保民生政策,有效破解企业“招工难”问题
服务升级“提效能”
通过整合关联事项、强化数字赋能、优化服务机制等改革创新真招实招;组建专班清理重复审批事项,实现审批事项“多合一”,并通过“一窗受理、并联审批、统一出证”模式,做到“一套材料、一次申报”即可办结
法治护航“筑防线”
定期开展企业“法治体检”,解决合同风险、用工管理等问题;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讲活动,将法律法规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有机结合;设置行政复议咨询服务点,按规定受理涉企复议案件
营商环境是区域发展活力的“晴雨表”,更是现代化经济体系中企业茁壮成长的“沃土”与“基石”。近年来,北川始终锚定企业核心需求,以精准施策破解发展难题,通过政策扶持“强保障”、服务升级“提效能”、法治护航“筑防线”三维发力,打出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推动营商环境向优而行、持续升级,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北川新县城航拍图
政策精准滴灌+供需高效对接
为企业发展吃下“定心丸”
“这笔贷款真是‘及时雨’!我们通过‘园区e贷’购置了全新的生产设备,专门用于开发酱类产品、复合酱料和熟肉制品。”北川羌妹子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涂蓉高兴地说。据了解,在北川经开区“一中心多组团”产业布局中,“园区e贷”创新采用“政府推荐+银行尽调”模式,通过多维评估企业基本信息、经营状况及贷款用途,实现纯信用贷款最高300万元额度。自试运行以来,该业务已为园区12家企业发放贷款2000余万元,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北川的创新举措不止于此。“将低空经济作为主导产业,率先制定‘低空十条’专项政策,坚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服务理念,形成集研发、测试、制造、运营、培训、应用为一体的低空经济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北川经开区有关负责人介绍,此外,还对入驻园区企业在厂房租金、设备购置、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截至目前,已累计落实招商引资政策资金7000万元,带动62家低空经济企业集聚发展,园区低空经济产业规模达38.5亿元,较2021年翻了两番。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人才是第一资源,北川通过落实举措吸引人才、完善政策留住人才、推动产业赋能人才,为地方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今年上半年,已引进飞行器动力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2名,联合通航产业园区、四川泛美职业技术学校等,举办CAAC民用无人机操作员培训,300余人参训。
变“政府端菜”为“企业点菜”,由原来的“我要怎么办”到现在的“企业需要我怎么办”……北川精准对接企业“点单”和政府“上菜”供需两端,构建多向企业“征点子”、多方论证“制单子”、多措并举“上好菜”的全流程服务体系,有效提高政策制定的精准度、匹配度。通过定期召开的“禹企同行”茶话会和“优化营商环境面对面”座谈会等形式,广泛收集企业意见建议。2025年上半年,已收集企业诉求44件,办结44件,办结率100%。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北川还扎实开展政企联动,落实促就业、保民生政策,有效破解企业“招工难”问题。“北川用工保障措施很实在,特别是‘人社专员’联系服务企业制度,为我们精准匹配了30多名技术人员。”四川省乐川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易冬梅深有感触地说。除了招聘会现场的双向奔赴,2025年北川还及时发放企业吸纳就业社保补贴、岗位补贴33.38万元,发放招工成本补贴 6.8万元,让优良的营商环境成为推动北川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市民在高效办成一件事窗口办理业务
智慧服务升级+全流程效能提升
为企业成长装上“助推器”
走进北川政务服务中心大厅,“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前来办事的企业络绎不绝。正在办理施工许可的四川九骏建筑公司负责人张先生告诉记者:“原来办施工许可需要35个工作日,现在只需要5个工作日,效率提高太多了。”
北川通过整合关联事项、强化数字赋能、优化服务机制等改革创新真招实招,持续提升服务效能。针对“审批环节繁、材料重复交”等问题,打破行业、部门职能壁垒,组建专班清理重复审批事项,实现审批事项“多合一”,并通过“一窗受理、并联审批、统一出证”模式,做到“一套材料、一次申报”即可办结。目前,已整合50项审批事项。其中,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审批材料由12份精简至5份,企业开办平均审批时长压缩至0.5个工作日,今年新增市场主体近300户,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采购率达100%。
数字化改革让政务服务更智能、更便捷。“北事通”政务服务微信小程序,集成“衢北通办”“政策直达”“企呼必达”等功能模块,企业可随时查询政策、提交诉求、办理业务。截至目前,全县1434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全程网办率超98%、即办率超 80%,材料减免超50%,时限缩短近96%。今年上半年,“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办理企业事项4739件,川渝通办、跨省通办事项认领率及按时办结率均为100%。
此外,北川还创新推出“政务服务+”模式。北川税务立足当地旅游资源优势,针对新兴旅拍行业,组建了由税收业务骨干组成的专家团队,梳理行业涉税需求,推出涵盖税收政策、办税指引、风险提示(包括收入类型认定、增值税处理要点、税前扣除凭证管理、个人所得税与社保费政策、风险防范建议等内容)的“税收服务大礼包”,助力新兴产业发展。永昌镇便民服务中心开展“提前一小时上岗”“延时服务”“预约服务”“代办服务”等业务,不断优化服务举措,让群众、企业办事更舒心。下一步,北川还将推进“智汇东西—智联衢北”信息化建设项目,进一步升级智能取号、延时预约等功能,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便捷。
北川多部门向企业反馈“综合查一次”结果
法治护航兜底+柔性执法赋能
为市场秩序注入“稳定剂”
“多亏了你们的帮忙,和隔壁公司的纠纷才圆满解决了。”在北川司法局,前来调解的企业连连道谢。原来,两家企业因土地占用问题争执不下,矛盾纠纷不断。北川司法局在了解情况后,立即组织专业调解团队,通过实地勘察、多方协调,最终促成双方达成一致协议。近年来,北川司法局坚持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导向,充分发挥行政调解在化解社会矛盾、优化营商环境和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积极作用,助力企业纾困解难。今年,通过创新建立的“一站式”涉企矛盾化解机制,在应急管理、住建等重点行业成立了10个行政调解组织,已成功化解涉企纠纷17起。
行政执法监督是企业的关注焦点,也是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的有效措施。北川司法局开展行政检查“综合查一次”,入企检查率同比缩减41.48%,显着减轻企业负担;全面推行“天府入企码”,执法行为全程可追溯,企业满意率100%。
为了让各类市场主体在北川放心投资、安心经营。北川市场监管局积极开展商业秘密保护工作,指导康养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功评定为全省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单位。坚持执法检查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办理7件免予处罚案件,减免罚没款11.4万元。在今年7月中旬召开的公平竞争专题座谈会上,12家企业代表畅所欲言,就市场准入、监管执法等提出意见建议,会上收集诉求问题34个,建议25条,其中,涉及公平竞争及市场准入相关问题3条,均已有序推进办理。
帮助市场主体完成信用修复,定期开展企业“法治体检”,解决合同风险、用工管理等问题;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讲活动,将法律法规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有机结合;设置行政复议咨询服务点,按规定受理涉企复议案件;将公证办理时限压缩60%,创新做法两次被央视新闻频道报道……从政策“主动送”到服务“上门办”,从执法“有温度”到法治“全护航”,北川的营商环境优化之路,正成为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样本。
营商环境如活水,发展机遇似春潮。如今的北川,有润泽企业的“阳光雨露”,更有言出必行的诚意担当。未来,北川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优质的服务、更加公正的环境,坚持当好企业的“服务员”和“守护者”,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投资兴业者。(杨国华 吴培刚 记者 唐舒琪 文/图)
编辑:郭成